徵龍的讀音 徵龍的意思
征龍 (游戲王卡片系列)游戲王卡組系列之一,日文名「征竜(せいりゅう)」,英文名「Dragon Ruler」。 「征龍」不是正式的系列字段。怪獸分成兩個部分,3星和4星的下級龍族怪獸以及7星的上級龍族怪獸,分別代表地·水·炎·風4個屬性。效果支援大部分龍族怪獸以及相同屬性的卡組系列,因為強力的泛用效果以及普遍的配合率,在很長時間成為禁止卡。 根據「牙龍轉生」的信息,「征龍」的誕生過程是把地·水·炎·風4種自然力量吸收到體內,歷經長久歲月而化身成為巨龍,通過不斷地積聚和釋放能量,讓肉體不斷輪回轉生。
- 徵
- 龍
“徵龍”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ēng lóng]
- 漢字注音:
- ㄓㄥ ㄌㄨㄥˊ
- 簡繁字形:
- 征龍
- 是否常用:
- 否
“徵龍”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道家五行神之一。
網絡解釋
征龍 (游戲王卡片系列)
游戲王卡組系列之一,日文名「征竜(せいりゅう)」,英文名「Dragon Ruler」。
「征龍」不是正式的系列字段。怪獸分成兩個部分,3星和4星的下級龍族怪獸以及7星的上級龍族怪獸,分別代表地·水·炎·風4個屬性。效果支援大部分龍族怪獸以及相同屬性的卡組系列,因為強力的泛用效果以及普遍的配合率,在很長時間成為禁止卡。
根據「牙龍轉生」的信息,「征龍」的誕生過程是把地·水·炎·風4種自然力量吸收到體內,歷經長久歲月而化身成為巨龍,通過不斷地積聚和釋放能量,讓肉體不斷輪回轉生。
“徵龍”的單字解釋
【徵】:[zhǐ]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sol(即簡譜“5”)。《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徵、羽。”[zhēng]1.“征”的繁體字。2.召集:“徵兵”。《史記?卷一?五帝本紀》:“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3.責問、詢問:“徵詢意見”。《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即徵其地名,據云:為鳳田總府莊。”4.驗證、證明。《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5.公開尋求、招請:“徵婚”、“徵文”、“誠徵女工”。6.課取、收取:“徵稅”。《周禮?地官?閭師》:“以歲時徵野之貢賦。”《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斂無度。”7.預兆、跡象:“吉徵”﹑“兇徵”。《史記?卷四?周本紀》:“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8.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徵龍”的相關詞語
* 徵龍的讀音是:zhēng lóng,徵龍的意思:征龍 (游戲王卡片系列)游戲王卡組系列之一,日文名「征竜(せいりゅう)」,英文名「Dragon Ruler」。 「征龍」不是正式的系列字段。怪獸分成兩個部分,3星和4星的下級龍族怪獸以及7星的上級龍族怪獸,分別代表地·水·炎·風4個屬性。效果支援大部分龍族怪獸以及相同屬性的卡組系列,因為強力的泛用效果以及普遍的配合率,在很長時間成為禁止卡。 根據「牙龍轉生」的信息,「征龍」的誕生過程是把地·水·炎·風4種自然力量吸收到體內,歷經長久歲月而化身成為巨龍,通過不斷地積聚和釋放能量,讓肉體不斷輪回轉生。
基本解釋
道家五行神之一。征龍 (游戲王卡片系列)
游戲王卡組系列之一,日文名「征竜(せいりゅう)」,英文名「Dragon Ruler」。「征龍」不是正式的系列字段。怪獸分成兩個部分,3星和4星的下級龍族怪獸以及7星的上級龍族怪獸,分別代表地·水·炎·風4個屬性。效果支援大部分龍族怪獸以及相同屬性的卡組系列,因為強力的泛用效果以及普遍的配合率,在很長時間成為禁止卡。
根據「牙龍轉生」的信息,「征龍」的誕生過程是把地·水·炎·風4種自然力量吸收到體內,歷經長久歲月而化身成為巨龍,通過不斷地積聚和釋放能量,讓肉體不斷輪回轉生。
【徵】:[zhǐ]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sol(即簡譜“5”)。《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徵、羽。”[zhēng]1.“征”的繁體字。2.召集:“徵兵”。《史記?卷一?五帝本紀》:“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3.責問、詢問:“徵詢意見”。《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即徵其地名,據云:為鳳田總府莊。”4.驗證、證明。《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5.公開尋求、招請:“徵婚”、“徵文”、“誠徵女工”。6.課取、收取:“徵稅”。《周禮?地官?閭師》:“以歲時徵野之貢賦。”《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斂無度。”7.預兆、跡象:“吉徵”﹑“兇徵”。《史記?卷四?周本紀》:“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8.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