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疏的意思 志大才疏的讀音和出處
- 志
- 大
- 才
- 疏
- 成語名稱:
- 志大才疏
- 成語拼音:
- [zhì dà cái shū]
- 成語解釋:
- 志:抱負;疏:粗疏;薄弱。志向遠大;才能不足。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 成語例句:
- 此人言過其實,志大才疏。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疏,不能讀作“sū”。
- 繁體字形:
- 志大才疎
- 英文翻譯:
- have great ambition but little talent
- 成語故事:
- 志大才疏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志大才疏”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大的成語 人物品質的成語 才氣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抱負 粗疏 薄弱 志向 遠大 才能 不足
“志大才疏”的單字解釋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氣;意志:人窮志不短。3.姓。4.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記: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記錄:雜志。縣志。《三國志》。7.記號:標志。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才】:1.才能:德才兼備。多才多藝。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來就要走?5.表示事情發生得晚或結束得晚:他說星期三動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風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種條件下然后怎樣(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須”或含有這類意思):只有依靠群眾,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發生新情況,本來并不如此:經他解釋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數量小,次數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這個工廠開辦時才幾十個工人。別人一天干的活兒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強調所說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麥子長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
“志大才疏”的反義詞
“志大才疏”的近義詞
“志大才疏”的相關成語
“志大才疏”的關聯成語
志字的成語
大字的成語
才字的成語
疏字的成語
志開頭的成語
大開頭的成語
才開頭的成語
疏開頭的成語
zhi的成語
da的成語
cai的成語
shu的成語
zdcs的成語
志大什么什么的成語
志什么才什么的成語
志什么什么疏的成語
什么大才什么的成語
什么大什么疏的成語
什么什么才疏的成語
“志大才疏”造句
那個年輕人志大才疏,很難實現自己的理想。
拉里是一位志大才疏的空想家,不甘心在博物館里當守夜人,整天幻想著天降大任,能干點驚天動地的大事兒。
志大才疏的人是干不了大事的。
志大才疏的人在生命的某個時間段也會像坐上快車一樣,只是有可能突然會慢下來或停住。
瀟酒先生志大才疏,航海三年回港,另覓生計,歸家發現其母已將其居室租與教員黃少白,大怒,其妹從中調停,先生與少白乃杯酒釋嫌。
他們很反感那些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人。
做人也是這樣,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是要不得的。
如今的我們擁有凌云壯志,卻常為志大才疏而暗自悵然。
志大才疏的人,尤其應該到基層去,從一點一滴的實際工作做起。
志大才疏、夸夸其談的人,沒有一個會成功的。
* 志大才疏的意思 志大才疏的成語解釋 志大才疏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