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的讀音 恆河的意思
恒河 (南亞大河)恒河,中文又譯為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后,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游賈木納河,最后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克納河。 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不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至今還有大量佛教圣地遺存。
- 恆
- 河
“恆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éng hé]
- 漢字注音:
- ㄏㄥˊ ㄏㄜˊ
- 簡繁字形:
- 恒河
- 是否常用:
- 否
“恆河”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恒河 Héng Hé
[the Ganges River] 印度北部大河。全長2506公里。有兩條主要源流:其中較長的阿勒格嫩達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楠達德維山以北約48公里處;另一主源帕吉勒提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麓的根戈德里冰穴。兩河匯合后稱恒河,在赫爾德瓦爾進入平原。注入孟加拉灣。恒河平原十分平坦,從德里到孟加拉灣長約1600公里,高差只有210米。平原面積78萬平方公里,流域人口達3億
網絡解釋
恒河 (南亞大河)
恒河,中文又譯為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后,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游賈木納河,最后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克納河。
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不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至今還有大量佛教圣地遺存。
“恆河”的單字解釋
“恆河”的相關詞語
* 恆河的讀音是:héng hé,恆河的意思:恒河 (南亞大河)恒河,中文又譯為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后,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游賈木納河,最后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克納河。 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不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至今還有大量佛教圣地遺存。
基本解釋
恒河 Héng Hé
[the Ganges River] 印度北部大河。全長2506公里。有兩條主要源流:其中較長的阿勒格嫩達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楠達德維山以北約48公里處;另一主源帕吉勒提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麓的根戈德里冰穴。兩河匯合后稱恒河,在赫爾德瓦爾進入平原。注入孟加拉灣。恒河平原十分平坦,從德里到孟加拉灣長約1600公里,高差只有210米。平原面積78萬平方公里,流域人口達3億
恒河 (南亞大河)
恒河,中文又譯為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后,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游賈木納河,最后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克納河。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不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至今還有大量佛教圣地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