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望風采的讀音 想望風采的意思
【解釋】想望:仰慕。風采:風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見。【出處】《漢書·霍光傳》:“初輔幼主,政由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示例】李泌為相,舉為諫議大夫,拜官不辭,未至京師,人皆~。 ◎唐·韓愈《順宗實錄》卷四【近義詞】想望豐采【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褒義
- 想
- 望
- 風
- 采
“想望風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ǎng wàng fēng cǎi]
- 漢字注音:
- ㄒㄧㄤˇ ㄨㄤˋ ㄈㄥ ㄘㄞˇ
- 簡繁字形:
- 想望風采
- 是否常用:
- 否
“想望風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謂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見。風采,儀表風度。語本《漢書.霍光傳》:"﹝光﹞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
網絡解釋
【解釋】想望:仰慕。風采:風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見。
【出處】《漢書·霍光傳》:“初輔幼主,政由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
【示例】李泌為相,舉為諫議大夫,拜官不辭,未至京師,人皆~。 ◎唐·韓愈《順宗實錄》卷四
【近義詞】想望豐采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褒義
“想望風采”的單字解釋
【想】:1.思考;動腦筋:敢想敢做。2.回憶:放在什么地方,我一時想不起來啦。3.懷念;惦記:母親想著遠行的孩子。4.希望;打算:他想上北京。5.預料;推測:沒想到情況這么復雜。
【望】:1.看;向遠處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無際。2.拜訪;問候:拜望。探望。3.盼望;希望:渴望。豐收在望。4.聲譽。也指享有聲譽的人:威望。一鄉之望。5.怨:怨望。6.指望子:酒望。7.介詞。向;朝:他望我們點頭微笑。8.農歷每月十五日(有時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癥。亦指急癥。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采】:[cǎi]1.摘取:采茶。2.選取;搜集:采用。采購。采風。3.挖取(礦藏):采礦。采油。4.神態;精神:豐采。興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國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稅收入,作為卿大夫的俸祿。西周時卿大夫在采邑內享有統治權利并對諸侯承擔義務。秦漢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賦稅撥給受封者,作為其俸祿的“食邑”。3.歐洲封建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或功臣的領地。
“想望風采”的相關詞語
* 想望風采的讀音是:xiǎng wàng fēng cǎi,想望風采的意思:【解釋】想望:仰慕。風采:風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見。【出處】《漢書·霍光傳》:“初輔幼主,政由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示例】李泌為相,舉為諫議大夫,拜官不辭,未至京師,人皆~。 ◎唐·韓愈《順宗實錄》卷四【近義詞】想望豐采【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1.謂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見。風采,儀表風度。語本《漢書.霍光傳》:"﹝光﹞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解釋】想望:仰慕。風采:風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見。
【出處】《漢書·霍光傳》:“初輔幼主,政由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
【示例】李泌為相,舉為諫議大夫,拜官不辭,未至京師,人皆~。 ◎唐·韓愈《順宗實錄》卷四
【近義詞】想望豐采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褒義
【想】:1.思考;動腦筋:敢想敢做。2.回憶:放在什么地方,我一時想不起來啦。3.懷念;惦記:母親想著遠行的孩子。4.希望;打算:他想上北京。5.預料;推測:沒想到情況這么復雜。
【望】:1.看;向遠處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無際。2.拜訪;問候:拜望。探望。3.盼望;希望:渴望。豐收在望。4.聲譽。也指享有聲譽的人:威望。一鄉之望。5.怨:怨望。6.指望子:酒望。7.介詞。向;朝:他望我們點頭微笑。8.農歷每月十五日(有時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癥。亦指急癥。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采】:[cǎi]1.摘取:采茶。2.選取;搜集:采用。采購。采風。3.挖取(礦藏):采礦。采油。4.神態;精神:豐采。興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國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稅收入,作為卿大夫的俸祿。西周時卿大夫在采邑內享有統治權利并對諸侯承擔義務。秦漢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賦稅撥給受封者,作為其俸祿的“食邑”。3.歐洲封建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或功臣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