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寫吾口的讀音 我手寫吾口的意思
辭典解釋我手寫吾口 wǒ shǒu xiě wú kǒu 清代詩人黃遵憲所提出的詩歌創作理論,主張用通俗語言進行寫作。也作「我手寫我口」。
- 我
- 手
- 寫
- 吾
- 口
“我手寫吾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ǒ shǒu xiě wú kǒu]
- 漢字注音:
- ㄨㄛˇ ㄕㄡˇ ㄒㄧㄝˇ ㄨˊ ㄎㄡˇ
- 簡繁字形:
- 我手寫吾口
- 是否常用:
- 否
“我手寫吾口”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我手寫吾口 wǒ shǒu xiě wú kǒu ㄨㄛˇ ㄕㄡˇ ㄒㄧㄝˇ ㄨˊ ㄎㄡˇ 清代詩人黃遵憲所提出的詩歌創作理論,主張用通俗語言進行寫作。也作「我手寫我口」。
網絡解釋
“我手寫吾口”的單字解釋
【我】:自己:自我。忘我精神。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寫】:[xiě]1.移置;輸送。2.傾吐;發抒。3.舒暢;喜悅。4.盡,竭。5.仿效;模仿。6.用模型澆鑄。7.摹畫,繪畫。8.映照。[xiè]1.傾瀉。2.疏泄。中醫治療方法之一。與“補”相對。3.同“卸”。把東西解取或搬運下來。4.泛指解除,脫卸。5.泄漏;泄露。
【吾】:[wú]1.我,我的:吾身。吾國。吾輩。2.姓。[yù]古同“御”,抵御。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我手寫吾口”的相關詞語
* 我手寫吾口的讀音是:wǒ shǒu xiě wú kǒu,我手寫吾口的意思:辭典解釋我手寫吾口 wǒ shǒu xiě wú kǒu 清代詩人黃遵憲所提出的詩歌創作理論,主張用通俗語言進行寫作。也作「我手寫我口」。
辭典解釋
我手寫吾口 wǒ shǒu xiě wú kǒu ㄨㄛˇ ㄕㄡˇ ㄒㄧㄝˇ ㄨˊ ㄎㄡˇ清代詩人黃遵憲所提出的詩歌創作理論,主張用通俗語言進行寫作。也作「我手寫我口」。
【我】:自己:自我。忘我精神。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寫】:[xiě]1.移置;輸送。2.傾吐;發抒。3.舒暢;喜悅。4.盡,竭。5.仿效;模仿。6.用模型澆鑄。7.摹畫,繪畫。8.映照。[xiè]1.傾瀉。2.疏泄。中醫治療方法之一。與“補”相對。3.同“卸”。把東西解取或搬運下來。4.泛指解除,脫卸。5.泄漏;泄露。
【吾】:[wú]1.我,我的:吾身。吾國。吾輩。2.姓。[yù]古同“御”,抵御。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