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戶調的讀音 戶調的意思

    戶調 戶調指的是東漢末起按戶征收的賦稅。《三國志·魏志·趙儼傳》: “而都尉李通急錄戶調。“始見戶調之名。建安九年 (公元204年) 曹操平袁紹入鄴 (今河北臨漳鄴鎮) ,下令: “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把秦漢以來按人口征收的算賦和口賦,改為按戶征收絹綿,此為曹魏戶稅之制的開端。晉武帝司馬炎又增其賦,稱戶調。
    • diào 調

    “戶調”的讀音

    拼音讀音
    [hù diào]
    漢字注音:
    簡繁字形:
    戶調
    是否常用:

    “戶調”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按戶征調的賦稅。實行于東漢末年及魏晉時代。

    網絡解釋

    戶調

    戶調指的是東漢末起按戶征收的賦稅。《三國志·魏志·趙儼傳》: “而都尉李通急錄戶調。“始見戶調之名。建安九年 (公元204年) 曹操平袁紹入鄴 (今河北臨漳鄴鎮) ,下令: “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把秦漢以來按人口征收的算賦和口賦,改為按戶征收絹綿,此為曹魏戶稅之制的開端。晉武帝司馬炎又增其賦,稱戶調。

    “戶調”的單字解釋

    】:1.“戶”的繁體字。2.一扇門稱為“戶”。亦指房屋的出入口:“小心門戶”、“夜不閉戶”。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3.住家、人家:“住戶”、“用戶”、“訂戶”、“千家萬戶”。4.門第,家族的身分地位:“門當戶對”。5.與帳務有關的個人或團體:“開戶”、“帳戶”、“存戶”。6.量詞。計算住家數量的單位:“一戶人家”、“五百戶住家”。7.姓。如漢代有戶尊。
    調】:[diào]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2.指詩的韻律、氣韻。3.指人的志向,志趣。4.才情,才調。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6.指語音上的聲調。7.指言辭。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9.徵調,徵發。10.轉動。11.調換。12.用同“”。擺弄。13.掉,落。14.準備,置辦。15.計算。16.古代賦稅的一種。[tiáo]1.協調;使協調。2.適合,符合。3.調和;調配。4.調停使和解。5.調試;調弄;演奏。6.調劑。7.調理,調養。8.治理。9.馴養,訓練。10.馴順。11.戲弄;嘲笑。12.挑逗;逗引。13.挑撥,挑唆。14.欺騙。15.拋擲,扔。1.16.見“調調”。2.架勢;樣兒。3.論調;腔調。

    “戶調”的相關詞語

    * 戶調的讀音是:hù diào,戶調的意思:戶調 戶調指的是東漢末起按戶征收的賦稅。《三國志·魏志·趙儼傳》: “而都尉李通急錄戶調。“始見戶調之名。建安九年 (公元204年) 曹操平袁紹入鄴 (今河北臨漳鄴鎮) ,下令: “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把秦漢以來按人口征收的算賦和口賦,改為按戶征收絹綿,此為曹魏戶稅之制的開端。晉武帝司馬炎又增其賦,稱戶調。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