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棰的讀音 撲棰的意思
撲棰 pū chuí 撲棰(撲箠) 鞭笞。《東觀漢記·左雄傳》:“諫帝曰:‘九卿位亞三公,行則鳴玉。 孝明 永平 始加撲罪,非古制也。’帝從之。卿于是始免撲箠。”
- 撲
- 棰
“撲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ū chuí]
- 漢字注音:
- ㄆㄨ ㄔㄨㄟˊ
- 簡繁字形:
- 撲箠
- 是否常用:
- 否
“撲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鞭笞。
網絡解釋
撲棰
pū chuí ㄆㄨ ㄔㄨㄟˊ
撲棰(撲箠)
鞭笞。《東觀漢記·左雄傳》:“諫帝曰:‘九卿位亞三公,行則鳴玉。 孝明 永平 始加撲罪,非古制也。’帝從之。卿于是始免撲箠。”
“撲棰”的單字解釋
【撲】:1.用力向前沖,使全身突然伏在物體上:孩子高興得一下撲到我懷里來。和風撲面。香氣撲鼻。2.把全部心力用到(工作、事業等上面):他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3.撲打;拍打:撲蠅。海鷗撲著翅膀,直沖海空。小孩的身上撲了一層痱子粉。4.伏:撲在桌上看地圖。5.姓。
“撲棰”的相關詞語
* 撲棰的讀音是:pū chuí,撲棰的意思:撲棰 pū chuí 撲棰(撲箠) 鞭笞。《東觀漢記·左雄傳》:“諫帝曰:‘九卿位亞三公,行則鳴玉。 孝明 永平 始加撲罪,非古制也。’帝從之。卿于是始免撲箠。”
基本解釋
鞭笞。撲棰
pū chuí ㄆㄨ ㄔㄨㄟˊ撲棰(撲箠)
鞭笞。《東觀漢記·左雄傳》:“諫帝曰:‘九卿位亞三公,行則鳴玉。 孝明 永平 始加撲罪,非古制也。’帝從之。卿于是始免撲箠。”
【撲】:1.用力向前沖,使全身突然伏在物體上:孩子高興得一下撲到我懷里來。和風撲面。香氣撲鼻。2.把全部心力用到(工作、事業等上面):他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3.撲打;拍打:撲蠅。海鷗撲著翅膀,直沖海空。小孩的身上撲了一層痱子粉。4.伏:撲在桌上看地圖。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