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之空言的意思 托之空言的讀音和出處
- 托
- 之
- 空
- 言
- 成語名稱:
- 托之空言
- 成語拼音:
- [tuō zhī kōng yán]
- 成語解釋:
- 指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
- 成語出處:
- 漢 趙岐《〈孟子〉題辭》:“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記 太史公自序》作“載之空言”。司馬貞索隱:“案:孔子之言見《春秋緯》,太史公引之以成說也。空言謂褒貶是非也。”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用于處事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托之空言
- 英文翻譯:
- give empty promise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托之空言”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孟子的成語 史記的成語 春秋成語
- 成語關注:
- 寄托 議論
“托之空言”的單字解釋
【托】:1.用手掌或器物承舉:托著茶盤。2.某些器物的座子和類似座子的東西:槍托。花托。3.襯;墊:烘云托月。托上一層紙。4.請人代辦:委托。5.寄放:托兒所。6.借故推辭:托詞。7.依賴:托福。8.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1托等于133.322帕。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空】:[kōng]1.不包含什么,沒有內容:空洞(a.沒有內容的;b.物體內部的窟窿)。空泛。空話。空曠。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絕后。憑空(無根據)。真空(沒有任何東西)。2.沒有結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無憑。3.離開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軍。空氣。空投。空運。[kòng]1.使空,騰出來:空一個格。空出一間房來。2.閑著,沒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額。空房。空缺。3.虧欠:虧空。[kǒng]古同“孔”,洞。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托之空言”的近義詞
“托之空言”的相關成語
“托之空言”的關聯成語
托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空字的成語
言字的成語
托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空開頭的成語
言開頭的成語
tuo的成語
zhi的成語
kong的成語
yan的成語
tzky的成語
托之什么什么的成語
托什么空什么的成語
托什么什么言的成語
什么之空什么的成語
什么之什么言的成語
什么什么空言的成語
“托之空言”造句
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托之空言,不如見之實行,學習道德模范,貴在知行統一,重在身體力行。
“他國勸阻,亦徒托之空言,應預籌戰守之計。
‘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見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此《春秋》之所以經世也。
他指出,在傳統的中國哲學家中,沒有形成"為知識而求知識"的傳統,也不重視著書立說,甚至以為"欲托之空言,不如見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對于理學,他并不關注其學理層面,而是強調“道學者必在身體力行,見諸實事,非徒托之空言”(《康熙起居注》第2冊,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194頁)。
而惜乎宗國之不用宣圣,徒令吾夫子,自壯游以至垂暮,獨善其身,托之空言,而未施之行事,以兼濟天下也。
“現在倭焰愈熾,朝鮮受其迫脅,勢甚岌岌,他國勸阻亦徒托之空言,將有決裂之勢。
* 托之空言的意思 托之空言的成語解釋 托之空言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