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商的讀音 批發商的意思
批發商 批發商是指向生產企業購進產品,然后轉售給零售商、產業用戶或各種非營利組織,不直接服務于個人消費者的商業機構,位于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 批發商的概念是以前對商人的一種叫法,已經逐漸趨向于被淘汰。顧名思義,批發就是一批批進貨,然后往外一批批地發。可見這樣的生意沒有什么計劃,只是一個貨物買賣的概念,而少了管理和控制。所以"批發商",一般是企業,用來說沒有服務終端意識的坐商。 批發商是相對于零售商來說的,零售商就是只賣一個或二個產品,而批發商是買大量的產品,一般為2個以上的至幾千幾萬都屬于批發商。 批發商就是批量采購上一級供應商(如工廠/代理/經銷)的貨,然后再批量賣給下一級需求者(如零售商)的經濟實體。 批發商- 顯現特點批發商區別于零售商的最主要標志是一端聯結生產商,另一端聯結零售商。
- 批
- 發
- 商
“批發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ī fā shāng]
- 漢字注音:
- ㄆㄧ ㄈㄚ ㄕㄤ
- 簡繁字形:
- 批發商
- 是否常用:
- 否
“批發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批發商 pīfāshāng
[commission merchant] 經營批發生意的人
辭典解釋
批發商 pī fā shāng ㄆㄧ ㄈㄚ ㄕㄤ 將貨品成批賣給零售商的商人。
英語 a wholesale business, distributor
德語 Gro?handel (S)?
法語 commerce de gros
網絡解釋
批發商
批發商是指向生產企業購進產品,然后轉售給零售商、產業用戶或各種非營利組織,不直接服務于個人消費者的商業機構,位于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
批發商的概念是以前對商人的一種叫法,已經逐漸趨向于被淘汰。顧名思義,批發就是一批批進貨,然后往外一批批地發。可見這樣的生意沒有什么計劃,只是一個貨物買賣的概念,而少了管理和控制。所以"批發商",一般是企業,用來說沒有服務終端意識的坐商。
批發商是相對于零售商來說的,零售商就是只賣一個或二個產品,而批發商是買大量的產品,一般為2個以上的至幾千幾萬都屬于批發商。
批發商就是批量采購上一級供應商(如工廠/代理/經銷)的貨,然后再批量賣給下一級需求者(如零售商)的經濟實體。
批發商- 顯現特點批發商區別于零售商的最主要標志是一端聯結生產商,另一端聯結零售商。
“批發商”的單字解釋
【批】:1.用手掌打:批頰(打嘴巴)。2.刮;削。3.對下級文件表示意見或對文章予以批評(多指寫在原件上):批示。批改。審批。批公文。4.批判;批評:批駁。挨了一通批。5.大量或成批(買賣貨物):批發。批購。6.指批發或批購:批了點兒貨。7.用于大宗的貨物或多數的人:一批紙張。今年第一批到邊疆去的同學已經出發。8.棉麻等未捻成線、繩時的細縷:線批兒。麻批兒。
【發】: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商】:1.商量:協商。2.商業:經商。3.商人:行商。4.除法所得的結果:八除以二的商是四。5.朝代名(約前1600—前1046)。湯滅夏后建立。建都亳(bó,今河南商丘),國號商。以后多次遷都,至盤庚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小屯一帶),故商朝又稱殷朝,也稱殷商。傳到紂,為周所滅。6.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相當于簡譜的“2”。
“批發商”的相關詞語
* 批發商的讀音是:pī fā shāng,批發商的意思:批發商 批發商是指向生產企業購進產品,然后轉售給零售商、產業用戶或各種非營利組織,不直接服務于個人消費者的商業機構,位于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 批發商的概念是以前對商人的一種叫法,已經逐漸趨向于被淘汰。顧名思義,批發就是一批批進貨,然后往外一批批地發。可見這樣的生意沒有什么計劃,只是一個貨物買賣的概念,而少了管理和控制。所以"批發商",一般是企業,用來說沒有服務終端意識的坐商。 批發商是相對于零售商來說的,零售商就是只賣一個或二個產品,而批發商是買大量的產品,一般為2個以上的至幾千幾萬都屬于批發商。 批發商就是批量采購上一級供應商(如工廠/代理/經銷)的貨,然后再批量賣給下一級需求者(如零售商)的經濟實體。 批發商- 顯現特點批發商區別于零售商的最主要標志是一端聯結生產商,另一端聯結零售商。
基本解釋
批發商 pīfāshāng
[commission merchant] 經營批發生意的人
辭典解釋
批發商 pī fā shāng ㄆㄧ ㄈㄚ ㄕㄤ將貨品成批賣給零售商的商人。
英語 a wholesale business, distributor
德語 Gro?handel (S)?
法語 commerce de gros
批發商
批發商是指向生產企業購進產品,然后轉售給零售商、產業用戶或各種非營利組織,不直接服務于個人消費者的商業機構,位于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批發商的概念是以前對商人的一種叫法,已經逐漸趨向于被淘汰。顧名思義,批發就是一批批進貨,然后往外一批批地發。可見這樣的生意沒有什么計劃,只是一個貨物買賣的概念,而少了管理和控制。所以"批發商",一般是企業,用來說沒有服務終端意識的坐商。
批發商是相對于零售商來說的,零售商就是只賣一個或二個產品,而批發商是買大量的產品,一般為2個以上的至幾千幾萬都屬于批發商。
批發商就是批量采購上一級供應商(如工廠/代理/經銷)的貨,然后再批量賣給下一級需求者(如零售商)的經濟實體。
批發商- 顯現特點批發商區別于零售商的最主要標志是一端聯結生產商,另一端聯結零售商。
【批】:1.用手掌打:批頰(打嘴巴)。2.刮;削。3.對下級文件表示意見或對文章予以批評(多指寫在原件上):批示。批改。審批。批公文。4.批判;批評:批駁。挨了一通批。5.大量或成批(買賣貨物):批發。批購。6.指批發或批購:批了點兒貨。7.用于大宗的貨物或多數的人:一批紙張。今年第一批到邊疆去的同學已經出發。8.棉麻等未捻成線、繩時的細縷:線批兒。麻批兒。
【發】: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商】:1.商量:協商。2.商業:經商。3.商人:行商。4.除法所得的結果:八除以二的商是四。5.朝代名(約前1600—前1046)。湯滅夏后建立。建都亳(bó,今河南商丘),國號商。以后多次遷都,至盤庚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小屯一帶),故商朝又稱殷朝,也稱殷商。傳到紂,為周所滅。6.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相當于簡譜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