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勒的讀音 捉勒的意思
捉勒 捉勒,中國畫術語。專指花鳥畫中以猛禽獵食為題材。南唐郭乾暉有《蒼鷹捕貍圖》,北宋崔白有《俊禽逐兔圖》,南宋李安忠、李猷、趙子厚等皆以“捉勒”著名于時。論者謂:“世所作多搏狐兔鳧鷺之屬,流血淋漓,頗乖好生之意。李猷盡反之,其畫二鷹棲于枯枝之上,貌甚閑暇,略無鷙猛慘烈之狀,而不失英姿勁氣。”明代呂紀、林良也擅長之。
- 捉
- 勒
“捉勒”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uō lè]
- 漢字注音:
- ㄓㄨㄛ ㄌㄜ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捉勒”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中國畫術語。專指花鳥畫中以猛禽獵食為題材。如南唐郭干暉的《蒼鷹捕貍圖》,北宋崔白的《俊禽逐兔圖》。南宋李安忠﹑李猷﹑趙子厚等皆以"捉勒"著名于時。
網絡解釋
捉勒
捉勒,中國畫術語。專指花鳥畫中以猛禽獵食為題材。南唐郭乾暉有《蒼鷹捕貍圖》,北宋崔白有《俊禽逐兔圖》,南宋李安忠、李猷、趙子厚等皆以“捉勒”著名于時。論者謂:“世所作多搏狐兔鳧鷺之屬,流血淋漓,頗乖好生之意。李猷盡反之,其畫二鷹棲于枯枝之上,貌甚閑暇,略無鷙猛慘烈之狀,而不失英姿勁氣。”明代呂紀、林良也擅長之。
“捉勒”的單字解釋
【捉】:1.握;抓:捉筆。捉襟見肘。2.使人或動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捉。活捉。捉拿。捉賊。貓捉老鼠。
【勒】:[lè]1.帶嚼子的馬籠頭。2.收住韁繩不讓騾馬等前進:懸崖勒馬。3.強制;逼迫:勒令。勒派。勒索。4.統率:親勒六軍。5.姓。6.雕刻:勒石。勒碑。7.勒克斯的簡稱。1流(流明)的光通量均勻地照在1平方米面積上時的光照度是1勒。[lēi]用繩子等捆住或套住,再用力拉緊;系緊:行李沒有捆緊,再勒一勒。中間再勒根繩子就不會散了。襪帶兒太緊,勒得腿肚子不舒服。
“捉勒”的相關詞語
* 捉勒的讀音是:zhuō lè,捉勒的意思:捉勒 捉勒,中國畫術語。專指花鳥畫中以猛禽獵食為題材。南唐郭乾暉有《蒼鷹捕貍圖》,北宋崔白有《俊禽逐兔圖》,南宋李安忠、李猷、趙子厚等皆以“捉勒”著名于時。論者謂:“世所作多搏狐兔鳧鷺之屬,流血淋漓,頗乖好生之意。李猷盡反之,其畫二鷹棲于枯枝之上,貌甚閑暇,略無鷙猛慘烈之狀,而不失英姿勁氣。”明代呂紀、林良也擅長之。
基本解釋
中國畫術語。專指花鳥畫中以猛禽獵食為題材。如南唐郭干暉的《蒼鷹捕貍圖》,北宋崔白的《俊禽逐兔圖》。南宋李安忠﹑李猷﹑趙子厚等皆以"捉勒"著名于時。捉勒
捉勒,中國畫術語。專指花鳥畫中以猛禽獵食為題材。南唐郭乾暉有《蒼鷹捕貍圖》,北宋崔白有《俊禽逐兔圖》,南宋李安忠、李猷、趙子厚等皆以“捉勒”著名于時。論者謂:“世所作多搏狐兔鳧鷺之屬,流血淋漓,頗乖好生之意。李猷盡反之,其畫二鷹棲于枯枝之上,貌甚閑暇,略無鷙猛慘烈之狀,而不失英姿勁氣。”明代呂紀、林良也擅長之。【捉】:1.握;抓:捉筆。捉襟見肘。2.使人或動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捉。活捉。捉拿。捉賊。貓捉老鼠。
【勒】:[lè]1.帶嚼子的馬籠頭。2.收住韁繩不讓騾馬等前進:懸崖勒馬。3.強制;逼迫:勒令。勒派。勒索。4.統率:親勒六軍。5.姓。6.雕刻:勒石。勒碑。7.勒克斯的簡稱。1流(流明)的光通量均勻地照在1平方米面積上時的光照度是1勒。[lēi]用繩子等捆住或套住,再用力拉緊;系緊:行李沒有捆緊,再勒一勒。中間再勒根繩子就不會散了。襪帶兒太緊,勒得腿肚子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