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沐三捉髮的讀音 一沐三捉髮的意思
一沐三捉發 一沐三捉發 (yī mù sān zhuō fà)比喻求賢心切。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 一
- 沐
- 三
- 捉
- 髮
“一沐三捉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ī mù sān zhuō fà]
- 漢字注音:
- ㄧ ㄇㄨˋ ㄙㄢ ㄓㄨㄛ ㄈㄚˋ
- 簡繁字形:
- 一沐三捉發
- 是否常用:
- 否
“一沐三捉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一次沐浴須三度握其已散之發。形容求賢殷切或事務繁勞。亦作:一沐三握發 辭典解釋
一沐三捉發 yī mù sān zhuō fǎ ㄧ ㄇㄨˋ ㄙㄢ ㄓㄨㄛ ㄈㄚˇ 比喻求賢心切。參見「握發吐哺」條。
《淮南子.泛論》:「當此之時,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發,以勞天下之民。」
《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網絡解釋
一沐三捉發
一沐三捉發 (yī mù sān zhuō fà)比喻求賢心切。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一沐三捉髮”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沐】:1.洗頭發,也泛指洗滌:沐浴。櫛風沐雨。2.借指蒙受:沐恩。3.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捉】:1.握;抓:捉筆。捉襟見肘。2.使人或動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捉。活捉。捉拿。捉賊。貓捉老鼠。
【髮】:1.人類頭上的毛:“頭髮”、“白髮”、“黑髮”、“毫髮無傷”。《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2.比喻為山上的草木。《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3.姓。如漢代有髮福。
“一沐三捉髮”的相關詞語
* 一沐三捉髮的讀音是:yī mù sān zhuō fà,一沐三捉髮的意思:一沐三捉發 一沐三捉發 (yī mù sān zhuō fà)比喻求賢心切。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基本解釋
謂一次沐浴須三度握其已散之發。形容求賢殷切或事務繁勞。亦作:一沐三握發辭典解釋
一沐三捉發 yī mù sān zhuō fǎ ㄧ ㄇㄨˋ ㄙㄢ ㄓㄨㄛ ㄈㄚˇ比喻求賢心切。參見「握發吐哺」條。
《淮南子.泛論》:「當此之時,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發,以勞天下之民。」
《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一沐三捉發
一沐三捉發 (yī mù sān zhuō fà)比喻求賢心切。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沐】:1.洗頭發,也泛指洗滌:沐浴。櫛風沐雨。2.借指蒙受:沐恩。3.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捉】:1.握;抓:捉筆。捉襟見肘。2.使人或動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捉。活捉。捉拿。捉賊。貓捉老鼠。
【髮】:1.人類頭上的毛:“頭髮”、“白髮”、“黑髮”、“毫髮無傷”。《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2.比喻為山上的草木。《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3.姓。如漢代有髮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