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怎么讀 搪的意思
“搪”字共有1個讀音:
[táng]

漢字 | 搪 |
---|---|
讀音 |
|
注音 | ㄊㄤˊ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10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42A |
其它編碼 | 五筆:ryvk|rovk 倉頡:qilr 鄭碼:dtxj 四角:50065 |
筆順編碼 | 1214135112251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丶一ノフ一一丨丨フ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鉤 提 點 橫 撇 橫折 橫 橫 豎 豎 橫折 橫 |
搪字的意思
搪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搪
táng ㄊㄤˊ
擋,抵拒:搪風。搪寒。搪饑。支吾,敷衍:搪塞(sè)。均勻地涂上泥或涂料:搪瓷。搪爐子。同“鏜”。英語 ward off, evade; parry; block
法語 résister,enduire
搪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搪 táng
〈動〉
(1) (形聲。從手,唐聲。本義:張)
(2) 同本義 [draw]
搪,張也。——《方言十三》。郭注:“謂彀張也。”
(3) 抵擋 [keep out;ward off]
斗不數合,小龍委實難塘。——《西游記》。又如:搪不住風雨;搪拒(抵御,抗拒);搪撐(牴觸);搪報(緊急軍情報告);搪撞(沖撞,冒犯);搪擊(抗擊);搪突(冒犯;抵觸;接觸)
(4) 敷衍,應付,馬馬虎虎干 [perform one's duty negligently;gloss over;elaborate]。如:搪抹(敷衍);搪差使;你先搪一陣,等我回來再說
(5) 騙取,混 [take pertunctorily]
搪得幾碗酒吃。——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那廝一地里去塘酒吃,只是搬是弄非。——《水滸傳》
(6) 蕩;劃 [paddle]
只見那只船搪將開去。——《水滸傳》
(7) 均勻涂抹 [daub;clay over]。如:搪泥;四壁用細泥搪過
搪字的辭典解釋
搪ㄊㄤˊtáng 動
抵御、招架。如:「搪風冒雨」、「水來土搪」。
敷衍、應付。如:「搪塞」、「搪差事」。
混、騙。《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每日早間,問店小二討些湯洗了 面便出門,長篇見宰相,短卷謁公卿,搪得幾碗酒吃。」
把泥土或涂料均勻的涂在器物上。如:「搪爐子」。
冒昧、冒犯。如:「搪突」。
康熙字典解釋
搪【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集韻》??徒郞切,音唐。《揚子·方言》張也。
又搪突也。與傏通。亦通作唐。
又《集韻》他郞切,音湯。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搪字組詞
搪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搪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