搟怎么讀 搟的意思
“搟”字共有1個讀音:
[gǎn]

漢字 | 搟 |
---|---|
讀音 |
|
注音 | ㄍㄢˇ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筆畫 | 總筆畫:16 部外:13 |
異體字 | 捍 |
字形結構 | 左中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4C0 |
其它編碼 | 五筆:rfjf 倉頡:qjjj 鄭碼:deae 四角:58041 |
筆順編碼 | 1211225111234112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丨ノ丶一一丨 |
筆順名稱 | 橫 豎鉤 提 橫 豎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撇 捺 橫 橫 豎 |
搟字的意思
1.用棍棒來回碾(使東西延展變平、變薄或變得細碎):搟面。搟氈子。搟餃子皮兒。把鹽搟一搟。
2.來回細擦:先用水把玻璃擦凈,然后再搟一過兒。“捍”
搟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搟
gǎn ㄍㄢˇ
用棍棒碾軋:搟氈。搟面條。來回細擦、細抹(mǒ):灰墻抹好,再搟一遍。英語 roll flat
德語 Roulade (S)?,rollen, zerquetschen
法語 étendre
搟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搟 gǎn
〈動〉
(1) 用棍棒碾軋 [roll]。如:搟面;搟氈子
(2) 〈方〉∶來回細擦 [stretch with the hand]。如:先用水擦凈玻璃,然后再搟一下
搟字的辭典解釋
搟ㄍㄢˇgǎn 動
用棍棒來回輾平、壓薄。如:「搟面」、「搟餃子皮」。
康熙字典解釋
搟【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3畫
《集韻》許偃切,與攇同。《前漢·揚雄·長楊賦》麾城搟邑。《註》搟,舉手擬之也。音車幰之幰。
又《正字通》搟乃摲之譌。長楊賦古本作摲邑。互見摲字註。一說欣軒聲近。掀俗作搟,與摲別。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捍【卷十二】【手部】
忮也。從手干聲。侯旰切
說文解字注
(捍)忮也。忮當作枝。枝持字古書用枝、亦用支。許之字例則當作榰。許之榰柱、他書之搘拄也。攴部?下云。止也。捍義當略同。忮訓很、非其義。周南干城傳曰。干、捍也。左傳亦以捍城其民釋干城。孫炎以自蔽捍釋爾雅捍字。許盾下云。所以捍身蔽目。然則捍字之訓可定矣。廣韻捍下曰。以手捍。又衞也。玉篇亦曰。捍、衞也。字亦作捍。祭法。能禦大災。能捍大患。則祀之。魯語作捍。從手。干聲。矦旰切。十四部。
搟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搟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