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缽催詩的讀音 擊缽催詩的意思
【解釋】指限時成詩。比喻詩才敏捷。【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擊缽催詩,我要擊缽了。”【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指限時成詩
- 擊
- 缽
- 催
- 詩
“擊缽催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ī bō cuī shī]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擊缽催詩
- 是否常用:
- 否
“擊缽催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南朝齊竟陵王蕭子良﹐常于夜間邀集才人學士飲酒賦詩﹐刻燭限時﹐規定燭燃一寸﹐詩成四韻。蕭文琰認為這并非難事﹐乃與丘令楷﹑江洪二人改為擊銅缽催詩﹐要求缽聲一止﹐詩即吟成。見《南史.王僧孺傳》。后以"擊缽催詩"指限時成詩﹐亦以喻詩才敏捷。
網絡解釋
【解釋】指限時成詩。比喻詩才敏捷。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擊缽催詩,我要擊缽了。”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指限時成詩
“擊缽催詩”的單字解釋
“擊缽催詩”的相關詞語
* 擊缽催詩的讀音是:jī bō cuī shī,擊缽催詩的意思:【解釋】指限時成詩。比喻詩才敏捷。【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擊缽催詩,我要擊缽了。”【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指限時成詩
基本解釋
南朝齊竟陵王蕭子良﹐常于夜間邀集才人學士飲酒賦詩﹐刻燭限時﹐規定燭燃一寸﹐詩成四韻。蕭文琰認為這并非難事﹐乃與丘令楷﹑江洪二人改為擊銅缽催詩﹐要求缽聲一止﹐詩即吟成。見《南史.王僧孺傳》。后以"擊缽催詩"指限時成詩﹐亦以喻詩才敏捷。【解釋】指限時成詩。比喻詩才敏捷。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擊缽催詩,我要擊缽了。”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指限時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