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辨的讀音 擿辨的意思
擿辨 擿辨 剔抉辨明。《新唐書·韋陟傳》:“遷吏部侍郎,選人多偽集,與正調相冒, 陟 有風采,擿辨無不伏者,黜正數百員,銓綜號為公平。”
- 擿
- 辨
“擿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ī biàn]
- 漢字注音:
- ㄊㄧ ㄅㄧㄢ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擿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剔抉辨明。
網絡解釋
擿辨
擿辨
剔抉辨明。《新唐書·韋陟傳》:“遷吏部侍郎,選人多偽集,與正調相冒, 陟 有風采,擿辨無不伏者,黜正數百員,銓綜號為公平。”
“擿辨”的單字解釋
【擿】:[tī]1.挑出:“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2.挑剔;指摘:“伏聞諸典校擿抉細微,吹毛求瑕。”3.指使:“衛將軍(王)商密擿永令發去。”4.揭發:發奸擿伏(揭露隱秘罪惡)。5.搜索。6.探。7.剖開;分。8.捶。[zhāi]古同“摘”:“綠桑擿椹。”[zhì]1.搔,撓。2.搔頭,即簪子:“簪以玳瑁為擿。”3.古同“擲”,投擲:“擿玉毀珠。”
【辨】:1.區別;分析:明辨是非。2.古又同“辯”。
“擿辨”的相關詞語
* 擿辨的讀音是:tī biàn,擿辨的意思:擿辨 擿辨 剔抉辨明。《新唐書·韋陟傳》:“遷吏部侍郎,選人多偽集,與正調相冒, 陟 有風采,擿辨無不伏者,黜正數百員,銓綜號為公平。”
基本解釋
剔抉辨明。擿辨
擿辨剔抉辨明。《新唐書·韋陟傳》:“遷吏部侍郎,選人多偽集,與正調相冒, 陟 有風采,擿辨無不伏者,黜正數百員,銓綜號為公平。”
【擿】:[tī]1.挑出:“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2.挑剔;指摘:“伏聞諸典校擿抉細微,吹毛求瑕。”3.指使:“衛將軍(王)商密擿永令發去。”4.揭發:發奸擿伏(揭露隱秘罪惡)。5.搜索。6.探。7.剖開;分。8.捶。[zhāi]古同“摘”:“綠桑擿椹。”[zhì]1.搔,撓。2.搔頭,即簪子:“簪以玳瑁為擿。”3.古同“擲”,投擲:“擿玉毀珠。”
【辨】:1.區別;分析:明辨是非。2.古又同“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