攖怎么讀 攖的意思
“攖”字共有1個讀音:
[yīng]

漢字 | 攖 |
---|---|
讀音 |
|
注音 | ㄧㄥ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筆畫 | 總筆畫:20 部外:17 |
異體字 | 攖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攖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516 |
其它編碼 | 五筆:rmmv 倉頡:qbcv 鄭碼:dllz 四角:56044 |
筆順編碼 | 12125111342511134531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丨フ一一一ノ丶フノ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鉤 提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撇點 撇 橫 |
攖字的意思
同“攖”。
攖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攖
yīng ㄧㄥˉ
◎ 同“攖”。
英語 oppose, offend, run counter to
德語 angreifen, herfallen über ,entgegensetzen, gegenüberstellen
法語 attaquer
攖字的詳細解釋
攖字的辭典解釋
攖ㄧㄥyīng動
擾亂。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三上·釋詁》:「攖,亂也。」《莊子·庾桑楚》:「不以人物利害相攖。」宋·陸游〈夜漏欲盡行度浮橋至錢清驛待舟〉詩:「湛然方寸間,不受塵事攖。」
觸犯、挨近。《孟子·盡心下》:「虎負嵎,莫之敢攖。」
康熙字典解釋
攖【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7畫
《唐韻》於盈切《集韻》《韻會》伊盈切,??音纓。拈也,亂也。
又觸也,迫近也。《孟子》虎負嵎,莫之敢攖。
又《集韻》娟營切,音縈。有所繫著也。《莊子·大宗師》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註》物縈亦縈,而未嘗不寧也。通作嬰。
說文解字解釋
攖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攖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