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調的讀音 改調的意思
改調 1.改變音調。《莊子·徐無鬼》:“夫或改調一弦,于五音無當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動,未始異于聲而音之君已。” 唐 王建 《宮詞》之八六:“玉簫改調箏移柱,催換紅羅繡舞筵。” 宋 蘇軾 《定惠院颙師為余竹下開嘯軒》詩:“飲風蟬至潔,長吟不改調。” 2.調任他職。《清會典事例·內務府·升除》:“其人不甚相宜,即于補授之后,原可酌量改調。”
- 改
- 調
“改調”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ǎi diào]
- 漢字注音:
- ㄍㄞˇ ㄉㄧㄠˋ
- 簡繁字形:
- 改調
- 是否常用:
- 否
“改調”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改變音調。 2.調任他職。
網絡解釋
改調
1.改變音調。《莊子·徐無鬼》:“夫或改調一弦,于五音無當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動,未始異于聲而音之君已。” 唐 王建 《宮詞》之八六:“玉簫改調箏移柱,催換紅羅繡舞筵。” 宋 蘇軾 《定惠院颙師為余竹下開嘯軒》詩:“飲風蟬至潔,長吟不改調。”
2.調任他職。《清會典事例·內務府·升除》:“其人不甚相宜,即于補授之后,原可酌量改調。”
“改調”的單字解釋
【改】:1.改變;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換代。幾年之間,家鄉完全改了樣子了。2.修改:改文章。這扇門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歸正。有錯誤一定要改。4.姓。
【調】:[diào]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2.指詩的韻律、氣韻。3.指人的志向,志趣。4.才情,才調。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6.指語音上的聲調。7.指言辭。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9.徵調,徵發。10.轉動。11.調換。12.用同“掉”。擺弄。13.掉,落。14.準備,置辦。15.計算。16.古代賦稅的一種。[tiáo]1.協調;使協調。2.適合,符合。3.調和;調配。4.調停使和解。5.調試;調弄;演奏。6.調劑。7.調理,調養。8.治理。9.馴養,訓練。10.馴順。11.戲弄;嘲笑。12.挑逗;逗引。13.挑撥,挑唆。14.欺騙。15.拋擲,扔。1.16.見“調調”。2.架勢;樣兒。3.論調;腔調。
“改調”的相關詞語
* 改調的讀音是:gǎi diào,改調的意思:改調 1.改變音調。《莊子·徐無鬼》:“夫或改調一弦,于五音無當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動,未始異于聲而音之君已。” 唐 王建 《宮詞》之八六:“玉簫改調箏移柱,催換紅羅繡舞筵。” 宋 蘇軾 《定惠院颙師為余竹下開嘯軒》詩:“飲風蟬至潔,長吟不改調。” 2.調任他職。《清會典事例·內務府·升除》:“其人不甚相宜,即于補授之后,原可酌量改調。”
基本解釋
1.改變音調。 2.調任他職。改調
1.改變音調。《莊子·徐無鬼》:“夫或改調一弦,于五音無當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動,未始異于聲而音之君已。” 唐 王建 《宮詞》之八六:“玉簫改調箏移柱,催換紅羅繡舞筵。” 宋 蘇軾 《定惠院颙師為余竹下開嘯軒》詩:“飲風蟬至潔,長吟不改調。”2.調任他職。《清會典事例·內務府·升除》:“其人不甚相宜,即于補授之后,原可酌量改調。”
【改】:1.改變;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換代。幾年之間,家鄉完全改了樣子了。2.修改:改文章。這扇門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歸正。有錯誤一定要改。4.姓。
【調】:[diào]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2.指詩的韻律、氣韻。3.指人的志向,志趣。4.才情,才調。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6.指語音上的聲調。7.指言辭。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9.徵調,徵發。10.轉動。11.調換。12.用同“掉”。擺弄。13.掉,落。14.準備,置辦。15.計算。16.古代賦稅的一種。[tiáo]1.協調;使協調。2.適合,符合。3.調和;調配。4.調停使和解。5.調試;調弄;演奏。6.調劑。7.調理,調養。8.治理。9.馴養,訓練。10.馴順。11.戲弄;嘲笑。12.挑逗;逗引。13.挑撥,挑唆。14.欺騙。15.拋擲,扔。1.16.見“調調”。2.架勢;樣兒。3.論調;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