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讀音 散文的意思
散文 (文學體裁)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 《辭海》認為:中國六朝以來,為區別韻文與駢文,把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統稱“散文”。后又泛指詩歌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 隨著時間的發展,散文的概念由廣義向狹義轉變,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 散
- 文
“散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ǎn wén]
- 漢字注音:
- ㄙㄢˇ ㄨㄣ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散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散文 sǎnwén
(1) [prose;essay]
(2) 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
(3) 一種文學體裁,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
辭典解釋
散文 sǎn wén ㄙㄢˇ ㄨㄣˊ 不用韻、不對偶,句法參差的文章。相對于韻文及駢文而言。
反義詞
駢文,韻文英語 prose, essay
德語 Komposition (S)?, Prosa (S, Lit)?, Schriftstück (S)?, prosaisch (Adj)?
法語 prose
網絡解釋
散文 (文學體裁)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
《辭海》認為:中國六朝以來,為區別韻文與駢文,把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統稱“散文”。后又泛指詩歌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
隨著時間的發展,散文的概念由廣義向狹義轉變,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散文”的單字解釋
【散】:[sàn]1.由聚集而分離:解散。散會。煙消云散。2.分發;分給:散傳單。3.排遣;排除:散心。散悶。[sǎn]1.無約束;不密集;松開: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緊,別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裝。散坐兒。3.中成藥劑型之一。由一種或數種藥材粉碎成細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藥粉,按醫療用途分內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黃散。避瘟散。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散文”的反義詞
“散文”的相關成語
“散文”的相關詞語
“散文”造句
當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一切遠行者的出發點總是與媽媽告別……而他們的終點則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媽媽是不能不讓人動容的,一聲呼喊道盡了回歸也道盡了漂泊”。
青春是一首散文詩,形散神聚中,展示了意境的柔美與陽剛。青春是一首散文詩,優雅恬淡里,顯示了靈魂的深邃與崇高。青春是一首散文詩,清新自然中,詮釋了生命的無限與頑強。
這篇散文生動形象地描述了大海漲潮時的情景。
他經常寫散文,偶爾也寫詩歌。
婚姻是一本書,第一章寫下詩篇,其余則是平淡的散文。
這些書,包括散文和詩,都由于一些別的聯想,因此對于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極不愿意這些書在他的口里被敗壞褻瀆!
散文的體裁,其實是大可以隨便的。有破綻也不妨。做作的寫信和日記,恐怕也還不免有破綻,而一有破綻,便破滅到不可收拾了。與其防破綻,不如忘破綻。
像詩是詞匯的和聲一樣,音樂是音符的和聲;像詩是散文和演說的升華一樣,隱約是詩的升華。
婚姻是一本書,第一章寫的是詩篇,而其余則是平淡的散文。
爸爸寫了一篇歌頌家鄉巨變的抒情散文。
* 散文的讀音是:sǎn wén,散文的意思:散文 (文學體裁)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 《辭海》認為:中國六朝以來,為區別韻文與駢文,把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統稱“散文”。后又泛指詩歌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 隨著時間的發展,散文的概念由廣義向狹義轉變,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基本解釋
散文 sǎnwén
(1) [prose;essay]
(2) 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
(3) 一種文學體裁,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
辭典解釋
散文 sǎn wén ㄙㄢˇ ㄨㄣˊ不用韻、不對偶,句法參差的文章。相對于韻文及駢文而言。
反義詞
駢文,韻文英語 prose, essay
德語 Komposition (S)?, Prosa (S, Lit)?, Schriftstück (S)?, prosaisch (Adj)?
法語 prose
散文 (文學體裁)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辭海》認為:中國六朝以來,為區別韻文與駢文,把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統稱“散文”。后又泛指詩歌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
隨著時間的發展,散文的概念由廣義向狹義轉變,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散】:[sàn]1.由聚集而分離:解散。散會。煙消云散。2.分發;分給:散傳單。3.排遣;排除:散心。散悶。[sǎn]1.無約束;不密集;松開: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緊,別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裝。散坐兒。3.中成藥劑型之一。由一種或數種藥材粉碎成細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藥粉,按醫療用途分內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黃散。避瘟散。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當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一切遠行者的出發點總是與媽媽告別……而他們的終點則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媽媽是不能不讓人動容的,一聲呼喊道盡了回歸也道盡了漂泊”。
青春是一首散文詩,形散神聚中,展示了意境的柔美與陽剛。青春是一首散文詩,優雅恬淡里,顯示了靈魂的深邃與崇高。青春是一首散文詩,清新自然中,詮釋了生命的無限與頑強。
這篇散文生動形象地描述了大海漲潮時的情景。
他經常寫散文,偶爾也寫詩歌。
婚姻是一本書,第一章寫下詩篇,其余則是平淡的散文。
這些書,包括散文和詩,都由于一些別的聯想,因此對于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極不愿意這些書在他的口里被敗壞褻瀆!
散文的體裁,其實是大可以隨便的。有破綻也不妨。做作的寫信和日記,恐怕也還不免有破綻,而一有破綻,便破滅到不可收拾了。與其防破綻,不如忘破綻。
像詩是詞匯的和聲一樣,音樂是音符的和聲;像詩是散文和演說的升華一樣,隱約是詩的升華。
婚姻是一本書,第一章寫的是詩篇,而其余則是平淡的散文。
爸爸寫了一篇歌頌家鄉巨變的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