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階的讀音 散階的意思
散階 散階指表示官員品級的稱號。 授予官職時同時授予的虛銜,像今天軍銜。一稱散官或階官,指獲有散階的官員。明初沿元制。洪武九年(1376)定文、武官員散階。文官自特進光祿大夫至將仕佐郎,共四十二階;武官自特進光祿大夫至忠顯校尉,共三十階。每一品級分為初授、升授和加授。分別由吏部驗封司和兵部武選司給授。宦官不從此例,洪武四年定,自中正大夫至司直郎,共十階。欽天監監官,洪武四年設有正儀大夫至分朔大夫,共七階。洪武十四年改從文官給授。洪武十年定,出身宦官從內官散階給授。
- 散
- 階
“散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àn jiē]
- 漢字注音:
- ㄙㄢˋ ㄐㄧㄝ
- 簡繁字形:
- 散階
- 是否常用:
- 否
“散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無固定職事的官員品階。
網絡解釋
散階
散階指表示官員品級的稱號。 授予官職時同時授予的虛銜,像今天軍銜。一稱散官或階官,指獲有散階的官員。明初沿元制。洪武九年(1376)定文、武官員散階。文官自特進光祿大夫至將仕佐郎,共四十二階;武官自特進光祿大夫至忠顯校尉,共三十階。每一品級分為初授、升授和加授。分別由吏部驗封司和兵部武選司給授。宦官不從此例,洪武四年定,自中正大夫至司直郎,共十階。欽天監監官,洪武四年設有正儀大夫至分朔大夫,共七階。洪武十四年改從文官給授。洪武十年定,出身宦官從內官散階給授。
“散階”的單字解釋
【散】:[sàn]1.由聚集而分離:解散。散會。煙消云散。2.分發;分給:散傳單。3.排遣;排除:散心。散悶。[sǎn]1.無約束;不密集;松開: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緊,別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裝。散坐兒。3.中成藥劑型之一。由一種或數種藥材粉碎成細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藥粉,按醫療用途分內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黃散。避瘟散。
【階】:1.臺階:階梯。2.區分高低的等級:官階。音階。
“散階”的相關詞語
* 散階的讀音是:sàn jiē,散階的意思:散階 散階指表示官員品級的稱號。 授予官職時同時授予的虛銜,像今天軍銜。一稱散官或階官,指獲有散階的官員。明初沿元制。洪武九年(1376)定文、武官員散階。文官自特進光祿大夫至將仕佐郎,共四十二階;武官自特進光祿大夫至忠顯校尉,共三十階。每一品級分為初授、升授和加授。分別由吏部驗封司和兵部武選司給授。宦官不從此例,洪武四年定,自中正大夫至司直郎,共十階。欽天監監官,洪武四年設有正儀大夫至分朔大夫,共七階。洪武十四年改從文官給授。洪武十年定,出身宦官從內官散階給授。
基本解釋
指無固定職事的官員品階。散階
散階指表示官員品級的稱號。 授予官職時同時授予的虛銜,像今天軍銜。一稱散官或階官,指獲有散階的官員。明初沿元制。洪武九年(1376)定文、武官員散階。文官自特進光祿大夫至將仕佐郎,共四十二階;武官自特進光祿大夫至忠顯校尉,共三十階。每一品級分為初授、升授和加授。分別由吏部驗封司和兵部武選司給授。宦官不從此例,洪武四年定,自中正大夫至司直郎,共十階。欽天監監官,洪武四年設有正儀大夫至分朔大夫,共七階。洪武十四年改從文官給授。洪武十年定,出身宦官從內官散階給授。【散】:[sàn]1.由聚集而分離:解散。散會。煙消云散。2.分發;分給:散傳單。3.排遣;排除:散心。散悶。[sǎn]1.無約束;不密集;松開: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緊,別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裝。散坐兒。3.中成藥劑型之一。由一種或數種藥材粉碎成細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藥粉,按醫療用途分內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黃散。避瘟散。
【階】:1.臺階:階梯。2.區分高低的等級:官階。音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