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引的讀音 敦引的意思
敦引 《北史·序傳·李琰之》:“﹝ 琰之 ﹞曾游 河內 北山,便欲有隱遁意。會 彭城王 勰 辟為行軍參軍,苦相敦引, 沖 又遣信喻之,久乃應召。”
- 敦
- 引
“敦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ūn yǐn]
- 漢字注音:
- ㄉㄨㄣ ㄧㄣ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敦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規勸引薦。
網絡解釋
敦引
《北史·序傳·李琰之》:“﹝ 琰之 ﹞曾游 河內 北山,便欲有隱遁意。會 彭城王 勰 辟為行軍參軍,苦相敦引, 沖 又遣信喻之,久乃應召。”
“敦引”的單字解釋
【敦】:[dūn]1.厚道:敦厚。2.誠懇:敦聘。[duì]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引】:1.拉,伸:引力。引頸。引而不發。引吭高歌。2.領,招來:引見。引子。引言。引導。引薦。拋磚引玉。3.拿來做證據、憑據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卻:引退。引避。5.舊時長度單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車的繩索:發引(出殯)。
“敦引”的相關詞語
* 敦引的讀音是:dūn yǐn,敦引的意思:敦引 《北史·序傳·李琰之》:“﹝ 琰之 ﹞曾游 河內 北山,便欲有隱遁意。會 彭城王 勰 辟為行軍參軍,苦相敦引, 沖 又遣信喻之,久乃應召。”
基本解釋
1.規勸引薦。敦引
《北史·序傳·李琰之》:“﹝ 琰之 ﹞曾游 河內 北山,便欲有隱遁意。會 彭城王 勰 辟為行軍參軍,苦相敦引, 沖 又遣信喻之,久乃應召。”【敦】:[dūn]1.厚道:敦厚。2.誠懇:敦聘。[duì]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引】:1.拉,伸:引力。引頸。引而不發。引吭高歌。2.領,招來:引見。引子。引言。引導。引薦。拋磚引玉。3.拿來做證據、憑據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卻:引退。引避。5.舊時長度單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車的繩索:發引(出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