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的讀音 敦煌石窟的意思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敦煌石窟是佛教的藝術寶庫。 一開始由突厥人建造的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 在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象中的極樂世界。 最後,在維吾爾族人的祖先——回鶻人時期建造了最後最完整的壁畫和石窟,并且重建了大部分佛教史跡畫等等, 現在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
- 敦
- 煌
- 石
- 窟
“敦煌石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ūn huáng shí kū]
- 漢字注音:
- ㄉㄨㄣ ㄏㄨㄤˊ ㄕˊ ㄎㄨ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敦煌石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敦煌石窟 Dūnhuáng Shíkū
[the Dunhuang Grottes] 在甘肅省是我國著名的石窟。包括古代隸屬敦煌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峽口小千佛洞四窟。現存最早的窟是十六國北涼開鑿的,以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繼開鑿,現存有 492 個窟
辭典解釋
敦煌石窟 dūn huáng shí kū ㄉㄨㄣ ㄏㄨㄤˊ ㄕˊ ㄎㄨ 地名。位于甘肅省敦煌縣鳴沙山,為中國的著名石窟,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被發現。石窟內滿繪壁畫和彩塑雕像,并藏有經典及珍貴的文獻資料。參見「敦煌石室」條。
英語 Dunhuang caves in Gansu, refers to Mogao caves 莫高石窟[Mo4 gao1 shi2 ku1]
網絡解釋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敦煌石窟是佛教的藝術寶庫。
一開始由突厥人建造的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
在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象中的極樂世界。
最後,在維吾爾族人的祖先——回鶻人時期建造了最後最完整的壁畫和石窟,并且重建了大部分佛教史跡畫等等, 現在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
“敦煌石窟”的單字解釋
【敦】:[dūn]1.厚道:敦厚。2.誠懇:敦聘。[duì]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煌】:光亮:燈火輝煌。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窟】:1.洞穴:石窟。山窟。狡兔三窟。2.某類人聚集或聚居的場所:匪窟。盜窟。賭窟。貧民窟。
“敦煌石窟”的相關詞語
“敦煌石窟”造句
敦煌石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保護敦煌石窟,必須先從掌握周圍自然環境入手。
屹立于茫茫隔壁之上千年之久的敦煌石窟藝術,是融建筑、雕塑、壁畫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我們同歷史的距離從沒有象走進敦煌石窟后那樣近。
人們還在敦煌石窟發現這樣一個秘密。
敦煌石窟藝術是中國傳統實用藝術的經典,裝飾圖案設計藝術是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敦煌石窟的保護需要的是知識和科學。
與有窟門、甬道、主室的敦煌石窟形制比較,大足石窟的建筑形制更像剖開的敦煌石窟。
對敦煌石窟的研究又叫敦煌學。
隋代敦煌石窟藝術具有上承北朝,下啟盛唐,包前孕后的過渡性質。
* 敦煌石窟的讀音是:dūn huáng shí kū,敦煌石窟的意思: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敦煌石窟是佛教的藝術寶庫。 一開始由突厥人建造的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 在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象中的極樂世界。 最後,在維吾爾族人的祖先——回鶻人時期建造了最後最完整的壁畫和石窟,并且重建了大部分佛教史跡畫等等, 現在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
基本解釋
敦煌石窟 Dūnhuáng Shíkū
[the Dunhuang Grottes] 在甘肅省是我國著名的石窟。包括古代隸屬敦煌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峽口小千佛洞四窟。現存最早的窟是十六國北涼開鑿的,以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繼開鑿,現存有 492 個窟
辭典解釋
敦煌石窟 dūn huáng shí kū ㄉㄨㄣ ㄏㄨㄤˊ ㄕˊ ㄎㄨ地名。位于甘肅省敦煌縣鳴沙山,為中國的著名石窟,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被發現。石窟內滿繪壁畫和彩塑雕像,并藏有經典及珍貴的文獻資料。參見「敦煌石室」條。
英語 Dunhuang caves in Gansu, refers to Mogao caves 莫高石窟[Mo4 gao1 shi2 ku1]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敦煌石窟是佛教的藝術寶庫。一開始由突厥人建造的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
在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象中的極樂世界。
最後,在維吾爾族人的祖先——回鶻人時期建造了最後最完整的壁畫和石窟,并且重建了大部分佛教史跡畫等等, 現在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

【敦】:[dūn]1.厚道:敦厚。2.誠懇:敦聘。[duì]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煌】:光亮:燈火輝煌。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窟】:1.洞穴:石窟。山窟。狡兔三窟。2.某類人聚集或聚居的場所:匪窟。盜窟。賭窟。貧民窟。
敦煌石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保護敦煌石窟,必須先從掌握周圍自然環境入手。
屹立于茫茫隔壁之上千年之久的敦煌石窟藝術,是融建筑、雕塑、壁畫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我們同歷史的距離從沒有象走進敦煌石窟后那樣近。
人們還在敦煌石窟發現這樣一個秘密。
敦煌石窟藝術是中國傳統實用藝術的經典,裝飾圖案設計藝術是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敦煌石窟的保護需要的是知識和科學。
與有窟門、甬道、主室的敦煌石窟形制比較,大足石窟的建筑形制更像剖開的敦煌石窟。
對敦煌石窟的研究又叫敦煌學。
隋代敦煌石窟藝術具有上承北朝,下啟盛唐,包前孕后的過渡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