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堂山石窟的讀音 響堂山石窟的意思
辭典解釋響堂山石窟 xiǎng táng shān shí kū 位于我國河北省邯鄲市境內的著名石窟。北齊文宣帝時(西元550~559)?所建,為研究北齊佛教藝術的重要資料,分南、北二區,南響堂七窟,北響堂六窟。窟內石雕毀壞嚴重,佛像大部無頭。風格已由北魏的挺拔秀麗轉為厚重敦實。
- 響
- 堂
- 山
- 石
- 窟
“響堂山石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ǎng táng shān shí kū]
- 漢字注音:
- ㄒㄧㄤˇ ㄊㄤˊ ㄕㄢ ㄕˊ ㄎㄨ
- 簡繁字形:
- 響堂山石窟
- 是否常用:
- 否
“響堂山石窟”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響堂山石窟 xiǎng táng shān shí kū ㄒㄧㄤˇ ㄊㄤˊ ㄕㄢ ㄕˊ ㄎㄨ 位于我國河北省邯鄲市境內的著名石窟。北齊文宣帝時(西元550~559)?所建,為研究北齊佛教藝術的重要資料,分南、北二區,南響堂七窟,北響堂六窟。窟內石雕毀壞嚴重,佛像大部無頭。風格已由北魏的挺拔秀麗轉為厚重敦實。
網絡解釋
“響堂山石窟”的單字解釋
【響】:同“響”。
【堂】:1.正房:堂屋。2.專為某種活動用的房屋:禮堂。課堂。食堂。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堂。過堂。4.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號: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藥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節的課程,一節叫一堂:兩堂課。c)舊時審案一次叫一堂:過了兩堂。d)用于場景、壁畫等:三堂內景。一堂壁畫。8.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窟】:1.洞穴:石窟。山窟。狡兔三窟。2.某類人聚集或聚居的場所:匪窟。盜窟。賭窟。貧民窟。
“響堂山石窟”的相關詞語
* 響堂山石窟的讀音是:xiǎng táng shān shí kū,響堂山石窟的意思:辭典解釋響堂山石窟 xiǎng táng shān shí kū 位于我國河北省邯鄲市境內的著名石窟。北齊文宣帝時(西元550~559)?所建,為研究北齊佛教藝術的重要資料,分南、北二區,南響堂七窟,北響堂六窟。窟內石雕毀壞嚴重,佛像大部無頭。風格已由北魏的挺拔秀麗轉為厚重敦實。
辭典解釋
響堂山石窟 xiǎng táng shān shí kū ㄒㄧㄤˇ ㄊㄤˊ ㄕㄢ ㄕˊ ㄎㄨ位于我國河北省邯鄲市境內的著名石窟。北齊文宣帝時(西元550~559)?所建,為研究北齊佛教藝術的重要資料,分南、北二區,南響堂七窟,北響堂六窟。窟內石雕毀壞嚴重,佛像大部無頭。風格已由北魏的挺拔秀麗轉為厚重敦實。
【響】:同“響”。
【堂】:1.正房:堂屋。2.專為某種活動用的房屋:禮堂。課堂。食堂。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堂。過堂。4.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號: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藥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節的課程,一節叫一堂:兩堂課。c)舊時審案一次叫一堂:過了兩堂。d)用于場景、壁畫等:三堂內景。一堂壁畫。8.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窟】:1.洞穴:石窟。山窟。狡兔三窟。2.某類人聚集或聚居的場所:匪窟。盜窟。賭窟。貧民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