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通曲暢的讀音 旁通曲暢的意思
【解釋】普遍通達。亦作“旁通曲鬯”。
- 旁
- 通
- 曲
- 暢
“旁通曲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áng tōng qǔ chàng]
- 漢字注音:
- ㄆㄤˊ ㄊㄨㄥ ㄑㄩˇ ㄔㄤˋ
- 簡繁字形:
- 旁通曲暢
- 是否常用:
- 否
“旁通曲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亦作“旁通曲鬯”。
網絡解釋
【解釋】普遍通達。亦作“旁通曲鬯”。
“旁通曲暢”的單字解釋
【旁】:[páng]1.左右兩側:旁邊。旁側。旁門。旁出。旁聽。旁若無人。2.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話。觸類旁通。責無旁貸。旁證。旁白(戲劇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對觀眾說的話)。旁落。3.廣,廣泛:旁征博引。4.邪、偏:旁門左道。5.漢字形體中常常出現的某些組成部分:偏旁。豎心旁兒。[bàng]古同“傍”,靠。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暢】:同“暢”。
“旁通曲暢”的相關詞語
* 旁通曲暢的讀音是:páng tōng qǔ chàng,旁通曲暢的意思:【解釋】普遍通達。亦作“旁通曲鬯”。
基本解釋
亦作“旁通曲鬯”。【解釋】普遍通達。亦作“旁通曲鬯”。
【旁】:[páng]1.左右兩側:旁邊。旁側。旁門。旁出。旁聽。旁若無人。2.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話。觸類旁通。責無旁貸。旁證。旁白(戲劇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對觀眾說的話)。旁落。3.廣,廣泛:旁征博引。4.邪、偏:旁門左道。5.漢字形體中常常出現的某些組成部分:偏旁。豎心旁兒。[bàng]古同“傍”,靠。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暢】:同“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