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鮮明的讀音 旗幟鮮明的意思
【解釋】本指軍旗耀眼,軍容整齊。現比喻立場、觀點、態度等十分明確。【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曹操指山下顏良排的陣勢,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示例】兀術好生疑惑,忙出營前觀看;果然依舊~,槍刀密布,不知何故。(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七回)【近義詞】愛憎分明【反義詞】模棱兩可【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政治態度明確,立場堅定
- 旗
- 幟
- 鮮
- 明
“旗幟鮮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 zhì xiān míng]
- 漢字注音:
- ㄑㄧˊ ㄓˋ ㄒㄧㄢ ㄇㄧㄥˊ
- 簡繁字形:
- 旗幟鮮明
- 是否常用:
- 否
“旗幟鮮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比喻政治傾向非常明顯或態度很明確。
網絡解釋
【解釋】本指軍旗耀眼,軍容整齊。現比喻立場、觀點、態度等十分明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曹操指山下顏良排的陣勢,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
【示例】兀術好生疑惑,忙出營前觀看;果然依舊~,槍刀密布,不知何故。(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七回)
【近義詞】愛憎分明
【反義詞】模棱兩可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政治態度明確,立場堅定
“旗幟鮮明”的單字解釋
【旗】:1.旗子:國旗。紅旗。掛旗。2.指八旗:漢軍旗。3.屬于八旗的,特指屬于滿族的:旗人。旗袍。4.八旗兵駐屯的地方,現在地名沿用:正黃旗。5.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單位,相當于縣。6.姓。
【幟】:同“幟”。
【鮮】:[xiān]1.泛指魚類。2.泛指鱗介水產。3.活魚。4.泛指活的禽畜鳥獸。5.以新鮮魚作的魚膾。6.新宰殺的鳥獸肉。7.引申為殺。8.剛收穫的新鮮食物。9.新,新鮮。10.鮮明,明麗。11.潔凈。12.善,美好。13.味美。14.夭折,短命。15.同“斯”。指示代詞。此。16.同“斯”。副詞。於是;就。17.見“鮮方”。[xiǎn]1.少;盡。2.同“巘”。與大山不相連的小山。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旗幟鮮明”的相關詞語
* 旗幟鮮明的讀音是:qí zhì xiān míng,旗幟鮮明的意思:【解釋】本指軍旗耀眼,軍容整齊。現比喻立場、觀點、態度等十分明確。【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曹操指山下顏良排的陣勢,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示例】兀術好生疑惑,忙出營前觀看;果然依舊~,槍刀密布,不知何故。(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七回)【近義詞】愛憎分明【反義詞】模棱兩可【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政治態度明確,立場堅定
基本解釋
比喻政治傾向非常明顯或態度很明確。【解釋】本指軍旗耀眼,軍容整齊。現比喻立場、觀點、態度等十分明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曹操指山下顏良排的陣勢,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
【示例】兀術好生疑惑,忙出營前觀看;果然依舊~,槍刀密布,不知何故。(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七回)
【近義詞】愛憎分明
【反義詞】模棱兩可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政治態度明確,立場堅定
【旗】:1.旗子:國旗。紅旗。掛旗。2.指八旗:漢軍旗。3.屬于八旗的,特指屬于滿族的:旗人。旗袍。4.八旗兵駐屯的地方,現在地名沿用:正黃旗。5.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單位,相當于縣。6.姓。
【幟】:同“幟”。
【鮮】:[xiān]1.泛指魚類。2.泛指鱗介水產。3.活魚。4.泛指活的禽畜鳥獸。5.以新鮮魚作的魚膾。6.新宰殺的鳥獸肉。7.引申為殺。8.剛收穫的新鮮食物。9.新,新鮮。10.鮮明,明麗。11.潔凈。12.善,美好。13.味美。14.夭折,短命。15.同“斯”。指示代詞。此。16.同“斯”。副詞。於是;就。17.見“鮮方”。[xiǎn]1.少;盡。2.同“巘”。與大山不相連的小山。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