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有虎的讀音 明知山有虎的意思
- 明
- 知
- 山
- 有
- 虎
“明知山有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明知山有虎”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明知山有虎”的單字解釋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知】:[zhī]1.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4.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明知山有虎”的相關詞語
“明知山有虎”造句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要自投羅網,怪得了誰呢?
俗話說: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俗話又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受制于人,順從并不是唯一的選擇,冒險一搏,或許可以改變被動的局面。祝你勇往直前,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民諺
再喝一杯,大吉大利,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來,喝酒。
現在,重慶理工大學段海生副教授披掛上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接過詩歌翻譯與鑒賞這支備受冷遇的火炬奮然前行,于是我們耳邊響起了空谷跫音。
韓商血脈賁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把推開夏銘焉和乾谷的糾纏,步履如飛,朝著前府趕去。
如果說很多買房人,是一不留神“買”到煩惱的話,那購買集資房、市場運作房等“指標房”者,就屬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蘇典對此早已胸有定見,偏偏卻唯有甘心以赴,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吧。
* 明知山有虎的讀音是:,明知山有虎的意思: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知】:[zhī]1.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4.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要自投羅網,怪得了誰呢?
俗話說: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俗話又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受制于人,順從并不是唯一的選擇,冒險一搏,或許可以改變被動的局面。祝你勇往直前,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民諺
再喝一杯,大吉大利,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來,喝酒。
現在,重慶理工大學段海生副教授披掛上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接過詩歌翻譯與鑒賞這支備受冷遇的火炬奮然前行,于是我們耳邊響起了空谷跫音。
韓商血脈賁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把推開夏銘焉和乾谷的糾纏,步履如飛,朝著前府趕去。
如果說很多買房人,是一不留神“買”到煩惱的話,那購買集資房、市場運作房等“指標房”者,就屬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蘇典對此早已胸有定見,偏偏卻唯有甘心以赴,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