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經的讀音 明經的意思
明經 明經,漢朝出現之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龔遂、翟方進等皆以明經入仕。明經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舉出后須通過射策以確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漢時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為郎。漢代設置這一科,為儒生進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 明
- 經
“明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íng jīng]
- 漢字注音:
- ㄇㄧㄥˊ ㄐㄧㄥ
- 簡繁字形:
- 明經
- 是否常用:
- 否
“明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通曉經術。 2.漢代以明經射策取士。隋煬帝置明經﹑進士二科﹐以經義取者為明經﹐以詩賦取者為進士。宋改以經義論策試進士﹐明經始廢。 3.明清對貢生的尊稱。 辭典解釋
明經 míng jīng ㄇㄧㄥˊ ㄐㄧㄥ 明于經術。
《漢書.卷七一.平當傳》:「以明經為博士,公卿薦當論議通明,給事中。」
唐時以經義所取之士。
《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二經,有學究一經,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此歲舉之常選也。」
明清時對貢生的尊稱。
《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絳》:「這陸氏因丈夫生前不肯學好,好色身亡,把孩子嚴加教誨。后來明經出仕,官為別駕之職。」
網絡解釋
明經
明經,漢朝出現之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龔遂、翟方進等皆以明經入仕。明經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舉出后須通過射策以確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漢時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為郎。漢代設置這一科,為儒生進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明經”的單字解釋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經】:[jīng]1.(舊讀jìng)織物上縱的方向的紗或線(跟“緯”相對):經紗。經線。2.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干:經脈。經絡。3.經度:東經。西經。4.經營;治理:經商。整軍經武。5.上吊:自經。6.歷久不變的;正常:經常。不經之談。7.經典:本草經。佛經。念經。十三經。8.月經:行經。經血不調。9.姓。10.經過:經年累月。幾經周折。這件事是經我手辦的。經他一說,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經不起。經得起考驗。[jìng]織布之前,把紡好的紗或線密密地繃起來,來回梳整,使成為經紗或經線:經紗。
“明經”的相關成語
“明經”的相關詞語
“明經”造句
花費數百元買一本書,便可以獲得別人的聰明經驗。然而,假如你全盤模仿,不加思考,那有時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小明經常和媽媽去果園采摘蘋果。
李明經常干些有始無終的事情。
暑假,小明經常通過上網來消磨時間。
朝三暮四的李明經常欺騙女孩子。
小明經過刻苦的努力,這次考試終于取得了好成績。
小明經過刻苦的努力,終于如愿以償的考上第一名了。
小明經過多年來地刻苦努力,成績不是常人所能望其項背的。
小明經商別阻攔,人各有志嘛。
小明經常助人為樂,因為他從來不把幫助別人看作分外的事。
* 明經的讀音是:míng jīng,明經的意思:明經 明經,漢朝出現之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龔遂、翟方進等皆以明經入仕。明經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舉出后須通過射策以確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漢時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為郎。漢代設置這一科,為儒生進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基本解釋
1.通曉經術。 2.漢代以明經射策取士。隋煬帝置明經﹑進士二科﹐以經義取者為明經﹐以詩賦取者為進士。宋改以經義論策試進士﹐明經始廢。 3.明清對貢生的尊稱。辭典解釋
明經 míng jīng ㄇㄧㄥˊ ㄐㄧㄥ明于經術。
《漢書.卷七一.平當傳》:「以明經為博士,公卿薦當論議通明,給事中。」
唐時以經義所取之士。
《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二經,有學究一經,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此歲舉之常選也。」
明清時對貢生的尊稱。
《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絳》:「這陸氏因丈夫生前不肯學好,好色身亡,把孩子嚴加教誨。后來明經出仕,官為別駕之職。」
明經
明經,漢朝出現之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龔遂、翟方進等皆以明經入仕。明經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舉出后須通過射策以確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漢時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為郎。漢代設置這一科,為儒生進入仕途提供了渠道。【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經】:[jīng]1.(舊讀jìng)織物上縱的方向的紗或線(跟“緯”相對):經紗。經線。2.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干:經脈。經絡。3.經度:東經。西經。4.經營;治理:經商。整軍經武。5.上吊:自經。6.歷久不變的;正常:經常。不經之談。7.經典:本草經。佛經。念經。十三經。8.月經:行經。經血不調。9.姓。10.經過:經年累月。幾經周折。這件事是經我手辦的。經他一說,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經不起。經得起考驗。[jìng]織布之前,把紡好的紗或線密密地繃起來,來回梳整,使成為經紗或經線:經紗。
花費數百元買一本書,便可以獲得別人的聰明經驗。然而,假如你全盤模仿,不加思考,那有時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小明經常和媽媽去果園采摘蘋果。
李明經常干些有始無終的事情。
暑假,小明經常通過上網來消磨時間。
朝三暮四的李明經常欺騙女孩子。
小明經過刻苦的努力,這次考試終于取得了好成績。
小明經過刻苦的努力,終于如愿以償的考上第一名了。
小明經過多年來地刻苦努力,成績不是常人所能望其項背的。
小明經商別阻攔,人各有志嘛。
小明經常助人為樂,因為他從來不把幫助別人看作分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