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漢砂的讀音 星漢砂的意思
星漢砂 xīng hàn shā 星漢砂(星漢砂) 亦稱“ 星漢神砂 ”。 寶石的一種。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寶》:“﹝寶石﹞屬紅黃種類者,為貓精、靺羯芽、星漢砂、琥珀。” 楊維增 注:“﹝星漢砂﹞又稱星漢神砂。可能是指砂金石。因其石英中含鱗片狀赤鐵礦或云母而閃爍著紅褐色或微黃色,好似星星在天空中閃亮而得名。”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謁遇》:“這是星漢神砂,這是煮海金丹和鐵樹花。”
- 星
- 漢
- 砂
“星漢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īng hàn shā]
- 漢字注音:
- ㄒㄧㄥ ㄏㄢˋ ㄕㄚ
- 簡繁字形:
- 星漢砂
- 是否常用:
- 否
“星漢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稱"星漢神砂"。 2.寶石的一種。
網絡解釋
星漢砂
xīng hàn shā
ㄒㄧㄥ ㄏㄢˋ ㄕㄚ
星漢砂(星漢砂)
亦稱“ 星漢神砂 ”。 寶石的一種。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寶》:“﹝寶石﹞屬紅黃種類者,為貓精、靺羯芽、星漢砂、琥珀。” 楊維增 注:“﹝星漢砂﹞又稱星漢神砂。可能是指砂金石。因其石英中含鱗片狀赤鐵礦或云母而閃爍著紅褐色或微黃色,好似星星在天空中閃亮而得名。”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謁遇》:“這是星漢神砂,這是煮海金丹和鐵樹花。”
“星漢砂”的單字解釋
【星】:1.天文學上指宇宙間能發光的或反射光的天體;一般指夜間天空中發光的天體:星球。恒星。行(xíng)星。衛星。披星戴月。2.細碎的小顆粒東西:火星兒。3.秤等衡器上記數的點:定盤星。4.軍官衣領上的徽記:五星將軍。5.形容夜間:星行。星奔。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星宿。7.像星一樣排列,分散:星星點點。8.喻某一方面新出現的杰出人物:影星。歌星。9.古代婦女面上所飾的花點。10.以星象推算吉兇禍福的方術:星術。星相(xiàng)。11.原子核物理學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膠或云室、氣泡室時發現有許多徑跡從一點發出的現象。12.國際通用的衡量賓館、飯店的等級標準:星級。五星飯店。
【漢】:1.漢水:江淮河漢。2.漢族:漢語。3.天河;銀河:銀漢。4.成年男人:老漢。好漢。5.朝代名。1.(前202—220)。劉邦滅秦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漢稱帝,國號新(8—23)。自劉邦稱漢王起,包括“新”,史稱前漢或西漢。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建都洛陽,史稱后漢或東漢。為曹魏所滅。西漢、東漢合稱兩漢。2.三國之一(221—263)。劉備建立。在今川、云、貴、渝及陜西南部。建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為曹魏所滅。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劉知遠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史稱后漢。為后周所滅。4.十國之一(917—971)。劉?(yǎn)建立。建都廣州,國號大越,次年改“漢”,史稱南漢。為北宋所滅。5.十國之一(951—979)。劉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國號漢,史稱北漢。為北宋所滅。
【砂】:同“沙(shā)”(多指顆粒較大的):礦砂。砂糖。砂紙。
“星漢砂”的相關詞語
* 星漢砂的讀音是:xīng hàn shā,星漢砂的意思:星漢砂 xīng hàn shā 星漢砂(星漢砂) 亦稱“ 星漢神砂 ”。 寶石的一種。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寶》:“﹝寶石﹞屬紅黃種類者,為貓精、靺羯芽、星漢砂、琥珀。” 楊維增 注:“﹝星漢砂﹞又稱星漢神砂。可能是指砂金石。因其石英中含鱗片狀赤鐵礦或云母而閃爍著紅褐色或微黃色,好似星星在天空中閃亮而得名。”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謁遇》:“這是星漢神砂,這是煮海金丹和鐵樹花。”
基本解釋
1.亦稱"星漢神砂"。 2.寶石的一種。星漢砂
xīng hàn shāㄒㄧㄥ ㄏㄢˋ ㄕㄚ
星漢砂(星漢砂)
亦稱“ 星漢神砂 ”。 寶石的一種。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寶》:“﹝寶石﹞屬紅黃種類者,為貓精、靺羯芽、星漢砂、琥珀。” 楊維增 注:“﹝星漢砂﹞又稱星漢神砂。可能是指砂金石。因其石英中含鱗片狀赤鐵礦或云母而閃爍著紅褐色或微黃色,好似星星在天空中閃亮而得名。”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謁遇》:“這是星漢神砂,這是煮海金丹和鐵樹花。”
【星】:1.天文學上指宇宙間能發光的或反射光的天體;一般指夜間天空中發光的天體:星球。恒星。行(xíng)星。衛星。披星戴月。2.細碎的小顆粒東西:火星兒。3.秤等衡器上記數的點:定盤星。4.軍官衣領上的徽記:五星將軍。5.形容夜間:星行。星奔。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星宿。7.像星一樣排列,分散:星星點點。8.喻某一方面新出現的杰出人物:影星。歌星。9.古代婦女面上所飾的花點。10.以星象推算吉兇禍福的方術:星術。星相(xiàng)。11.原子核物理學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膠或云室、氣泡室時發現有許多徑跡從一點發出的現象。12.國際通用的衡量賓館、飯店的等級標準:星級。五星飯店。
【漢】:1.漢水:江淮河漢。2.漢族:漢語。3.天河;銀河:銀漢。4.成年男人:老漢。好漢。5.朝代名。1.(前202—220)。劉邦滅秦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漢稱帝,國號新(8—23)。自劉邦稱漢王起,包括“新”,史稱前漢或西漢。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建都洛陽,史稱后漢或東漢。為曹魏所滅。西漢、東漢合稱兩漢。2.三國之一(221—263)。劉備建立。在今川、云、貴、渝及陜西南部。建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為曹魏所滅。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劉知遠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史稱后漢。為后周所滅。4.十國之一(917—971)。劉?(yǎn)建立。建都廣州,國號大越,次年改“漢”,史稱南漢。為北宋所滅。5.十國之一(951—979)。劉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國號漢,史稱北漢。為北宋所滅。
【砂】:同“沙(shā)”(多指顆粒較大的):礦砂。砂糖。砂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