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幾道的讀音 晏幾道的意思
辭典解釋晏幾道 yàn jī dào 人名。(西元1030?~1106?)?字叔原,號小山,宋臨川人,晏殊之子,約為仁宗至徽宗時人。少年生活富裕,晚年則窮困潦倒。曾官太常寺太祝,監潁昌許田鎮。能文,尤工樂府,所作曲折頓挫,直逼花間。著有小山詞一卷。
- 晏
- 幾
- 道
“晏幾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àn jī dào]
- 漢字注音:
- ㄧㄢˋ ㄐㄧ ㄉㄠˋ
- 簡繁字形:
- 晏幾道
- 是否常用:
- 否
“晏幾道”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晏幾道 yàn jī dào ㄧㄢˋ ㄐㄧ ㄉㄠˋ 人名。(西元1030?~1106?)?字叔原,號小山,宋臨川人,晏殊之子,約為仁宗至徽宗時人。少年生活富裕,晚年則窮困潦倒。曾官太常寺太祝,監潁昌許田鎮。能文,尤工樂府,所作曲折頓挫,直逼花間。著有小山詞一卷。
網絡解釋
“晏幾道”的單字解釋
【晏】:1.遲:《呂氏春秋·制樂》:“早朝晏退。”2.同“宴”。
【幾】:[jī]1.細微。見“幾希”、“幾微”等條。2.危殆、危險。《詩經?大雅?瞻卬》:“天之降罔,維其幾矣。”《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楚兵罷食盡,此天亡之時,不因其幾而遂取之,所謂養虎自遺患也。”3.將近、相去不遠:“幾及”、“庶幾”。《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漢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4.豈。《史記?卷九十一?黥布傳》:“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5.預兆、細微的跡象。《易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明?方孝孺《深慮論》:“其於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6.時期、機會。《詩經?小雅?楚茨》:“卜爾百福,如幾如式。”《左傳?定公元年》:“子家子不見叔孫,易幾而哭。”[jǐ]1.詢問數量的多少:“幾個人”、“幾點鐘”。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2.表示不定的數目:“少年十幾二十時”、“他才十幾歲。”3.何、哪,表時間的疑問詞。見“幾何”、“幾曾”等條。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晏幾道”的相關詞語
* 晏幾道的讀音是:yàn jī dào,晏幾道的意思:辭典解釋晏幾道 yàn jī dào 人名。(西元1030?~1106?)?字叔原,號小山,宋臨川人,晏殊之子,約為仁宗至徽宗時人。少年生活富裕,晚年則窮困潦倒。曾官太常寺太祝,監潁昌許田鎮。能文,尤工樂府,所作曲折頓挫,直逼花間。著有小山詞一卷。
辭典解釋
晏幾道 yàn jī dào ㄧㄢˋ ㄐㄧ ㄉㄠˋ人名。(西元1030?~1106?)?字叔原,號小山,宋臨川人,晏殊之子,約為仁宗至徽宗時人。少年生活富裕,晚年則窮困潦倒。曾官太常寺太祝,監潁昌許田鎮。能文,尤工樂府,所作曲折頓挫,直逼花間。著有小山詞一卷。
【晏】:1.遲:《呂氏春秋·制樂》:“早朝晏退。”2.同“宴”。
【幾】:[jī]1.細微。見“幾希”、“幾微”等條。2.危殆、危險。《詩經?大雅?瞻卬》:“天之降罔,維其幾矣。”《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楚兵罷食盡,此天亡之時,不因其幾而遂取之,所謂養虎自遺患也。”3.將近、相去不遠:“幾及”、“庶幾”。《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漢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4.豈。《史記?卷九十一?黥布傳》:“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5.預兆、細微的跡象。《易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明?方孝孺《深慮論》:“其於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6.時期、機會。《詩經?小雅?楚茨》:“卜爾百福,如幾如式。”《左傳?定公元年》:“子家子不見叔孫,易幾而哭。”[jǐ]1.詢問數量的多少:“幾個人”、“幾點鐘”。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2.表示不定的數目:“少年十幾二十時”、“他才十幾歲。”3.何、哪,表時間的疑問詞。見“幾何”、“幾曾”等條。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