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論的讀音 曲論的意思
曲論 《曲論》是一部戲曲論著,該書是從記《三家村老委談》中輯出。《曲論》內容豐富,頗多新意,對當時及后世的戲曲創作和批評都有一定的影響。《曲論》認為:“傳奇皆是寓言,未有無所為者,正不必求其人與事以實之也。
- 曲
- 論
“曲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ǔ lùn]
- 漢字注音:
- ㄑㄩˇ ㄌㄨㄣˋ
- 簡繁字形:
- 曲論
- 是否常用:
- 否
“曲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歪曲事實地議論;狡辯。
網絡解釋
曲論
《曲論》是一部戲曲論著,該書是從記《三家村老委談》中輯出。《曲論》內容豐富,頗多新意,對當時及后世的戲曲創作和批評都有一定的影響。《曲論》認為:“傳奇皆是寓言,未有無所為者,正不必求其人與事以實之也。
“曲論”的單字解釋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
“曲論”的相關詞語
* 曲論的讀音是:qǔ lùn,曲論的意思:曲論 《曲論》是一部戲曲論著,該書是從記《三家村老委談》中輯出。《曲論》內容豐富,頗多新意,對當時及后世的戲曲創作和批評都有一定的影響。《曲論》認為:“傳奇皆是寓言,未有無所為者,正不必求其人與事以實之也。
基本解釋
歪曲事實地議論;狡辯。曲論
《曲論》是一部戲曲論著,該書是從記《三家村老委談》中輯出。《曲論》內容豐富,頗多新意,對當時及后世的戲曲創作和批評都有一定的影響。《曲論》認為:“傳奇皆是寓言,未有無所為者,正不必求其人與事以實之也。【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