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大論的讀音 長篇大論的意思
【解釋】滔滔不絕的言論。多指內容煩瑣、詞句重復的長篇發言或文章。【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八回:“原稿在哪里?倒要細細看看,長篇大論,不知說的是什么。”【示例】詩上所敘閨臣姐姐事跡,~,倒象替他題了一個小照。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九回【近義詞】空洞無物、冗詞贅句【反義詞】短小精悍、言簡意賅、簡明扼要【語法】聯合式;作賓語、狀語;含貶義,指內容空洞、重復繁瑣的言論
- 長
- 篇
- 大
- 論
“長篇大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áng piān dà lùn]
- 漢字注音:
- ㄔㄤˊ ㄆㄧㄢ ㄉㄚˋ ㄌㄨㄣˋ
- 簡繁字形:
- 長篇大論
- 是否常用:
- 是
“長篇大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長篇大論 chángpiān-dàlùn
[lengthy article (speech); be prosy and diffuse] 指冗長的文章或滔滔不絕的言談
辭典解釋
長篇大論 cháng piān dà lùn ㄔㄤˊ ㄆㄧㄢ ㄉㄚˋ ㄌㄨㄣˋ 滔滔不絕的言論或篇幅極長的文章。
《紅樓夢.第七九回》:「原稿在那里?倒要細細一讀。長篇大論,不知說的是什么?」
反義詞
言簡意賅
網絡解釋
【解釋】滔滔不絕的言論。多指內容煩瑣、詞句重復的長篇發言或文章。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八回:“原稿在哪里?倒要細細看看,長篇大論,不知說的是什么。”
【示例】詩上所敘閨臣姐姐事跡,~,倒象替他題了一個小照。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九回
【近義詞】空洞無物、冗詞贅句
【反義詞】短小精悍、言簡意賅、簡明扼要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狀語;含貶義,指內容空洞、重復繁瑣的言論
“長篇大論”的單字解釋
【長】:[cháng]1.指在空間的兩端之間距離大。2.指時間相隔距離大。3.長久;永久。4.常常;經常。5.引長,延長。6.指超越。7.特長;擅長。8.長處,優點。9.猶優;是,正確。10.引申為贊許。11.大。表示程度。參見“長呼”、“長哭”。12.中國古代東方少數民族之一。參見“長夷”。13.姓。[zhǎng]1.相比之下年紀大。2.指相比之下年紀較大的人。3.特指老,年高。4.指老人。5.為人師長。6.長輩,輩分高的人。7.排行最大。參見“長子”、“長女”。8.居先,居首位。9.君長;領袖;首領。10.指居先、居首位者。11.指長官。12.今稱領導人或部隊的各級指揮官為長:縣長;鄉長;校長;軍長;排長。13.統治;統率。14.主管;執掌。15.尊敬。16.重視;崇尚。17.生育;出生。18.生長,成長。19.長大;成年。20.撫育;培育。21.滋長;助長。22.上漲。23.良善。24.古代戶籍編制單位。二百五十家為長。
【篇】:1.首尾完整的文章;一部書可以分開的大段落:篇章。《荀子·勸學篇》。2.寫著或印著文字的單張紙:歌篇。3.量詞。用于文章、紙張、書頁等:一篇論文。三篇兒紙。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
“長篇大論”的相關詞語
* 長篇大論的讀音是:cháng piān dà lùn,長篇大論的意思:【解釋】滔滔不絕的言論。多指內容煩瑣、詞句重復的長篇發言或文章。【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八回:“原稿在哪里?倒要細細看看,長篇大論,不知說的是什么。”【示例】詩上所敘閨臣姐姐事跡,~,倒象替他題了一個小照。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九回【近義詞】空洞無物、冗詞贅句【反義詞】短小精悍、言簡意賅、簡明扼要【語法】聯合式;作賓語、狀語;含貶義,指內容空洞、重復繁瑣的言論
基本解釋
長篇大論 chángpiān-dàlùn
[lengthy article (speech); be prosy and diffuse] 指冗長的文章或滔滔不絕的言談
辭典解釋
長篇大論 cháng piān dà lùn ㄔㄤˊ ㄆㄧㄢ ㄉㄚˋ ㄌㄨㄣˋ滔滔不絕的言論或篇幅極長的文章。
《紅樓夢.第七九回》:「原稿在那里?倒要細細一讀。長篇大論,不知說的是什么?」
反義詞
言簡意賅【解釋】滔滔不絕的言論。多指內容煩瑣、詞句重復的長篇發言或文章。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八回:“原稿在哪里?倒要細細看看,長篇大論,不知說的是什么。”
【示例】詩上所敘閨臣姐姐事跡,~,倒象替他題了一個小照。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九回
【近義詞】空洞無物、冗詞贅句
【反義詞】短小精悍、言簡意賅、簡明扼要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狀語;含貶義,指內容空洞、重復繁瑣的言論

【長】:[cháng]1.指在空間的兩端之間距離大。2.指時間相隔距離大。3.長久;永久。4.常常;經常。5.引長,延長。6.指超越。7.特長;擅長。8.長處,優點。9.猶優;是,正確。10.引申為贊許。11.大。表示程度。參見“長呼”、“長哭”。12.中國古代東方少數民族之一。參見“長夷”。13.姓。[zhǎng]1.相比之下年紀大。2.指相比之下年紀較大的人。3.特指老,年高。4.指老人。5.為人師長。6.長輩,輩分高的人。7.排行最大。參見“長子”、“長女”。8.居先,居首位。9.君長;領袖;首領。10.指居先、居首位者。11.指長官。12.今稱領導人或部隊的各級指揮官為長:縣長;鄉長;校長;軍長;排長。13.統治;統率。14.主管;執掌。15.尊敬。16.重視;崇尚。17.生育;出生。18.生長,成長。19.長大;成年。20.撫育;培育。21.滋長;助長。22.上漲。23.良善。24.古代戶籍編制單位。二百五十家為長。
【篇】:1.首尾完整的文章;一部書可以分開的大段落:篇章。《荀子·勸學篇》。2.寫著或印著文字的單張紙:歌篇。3.量詞。用于文章、紙張、書頁等:一篇論文。三篇兒紙。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