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傷風化的讀音 有傷風化的意思
【解釋】傷:妨礙、敗壞;風化:風俗教化。敗壞、損害社會的風俗和教化。指對社會風俗、教育有不好影響的言行。【出處】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你道做了有傷風化,誰就你那燕爾新婚。”【示例】王謂丘作《五倫全備傳奇》,~,失文宗體。(明·楊儀《明良記》第十四節)【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多指男女關系方面
- 有
- 傷
- 風
- 化
“有傷風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ǒu shāng fēng huà]
- 漢字注音:
- ㄧㄡˇ ㄕㄤ ㄈㄥ ㄏㄨㄚˋ
- 簡繁字形:
- 有傷風化
- 是否常用:
- 否
“有傷風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對社會風俗﹑教化產生不良的影響。多用于指摘男女關系不正常。 辭典解釋
有傷風化 yǒu shāng fēng huà ㄧㄡˇ ㄕㄤ ㄈㄥ ㄏㄨㄚˋ 對風俗教化有不良的影響。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你道做了有傷風化,誰就你那燕爾新婚。」
《黃繡球.第二八回》:「女學堂也說是有傷風化,禁去幾處。」
近義詞
傷風敗俗
網絡解釋
【解釋】傷:妨礙、敗壞;風化:風俗教化。敗壞、損害社會的風俗和教化。指對社會風俗、教育有不好影響的言行。
【出處】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你道做了有傷風化,誰就你那燕爾新婚。”
【示例】王謂丘作《五倫全備傳奇》,~,失文宗體。(明·楊儀《明良記》第十四節)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多指男女關系方面
“有傷風化”的單字解釋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傷】:同“傷”。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癥。亦指急癥。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化】:[huà]1.變化;使變化:化膿。化名。化裝。頑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為零。化悲痛為力量。2.感化:教化。潛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凍。化鐵爐。太陽一出來,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燒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學:理化。化工。化肥。8.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綠化。美化。惡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緣。化齋。化了些米面來。[huā]同“花2”。
“有傷風化”的相關詞語
* 有傷風化的讀音是:yǒu shāng fēng huà,有傷風化的意思:【解釋】傷:妨礙、敗壞;風化:風俗教化。敗壞、損害社會的風俗和教化。指對社會風俗、教育有不好影響的言行。【出處】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你道做了有傷風化,誰就你那燕爾新婚。”【示例】王謂丘作《五倫全備傳奇》,~,失文宗體。(明·楊儀《明良記》第十四節)【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多指男女關系方面
基本解釋
指對社會風俗﹑教化產生不良的影響。多用于指摘男女關系不正常。辭典解釋
有傷風化 yǒu shāng fēng huà ㄧㄡˇ ㄕㄤ ㄈㄥ ㄏㄨㄚˋ對風俗教化有不良的影響。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你道做了有傷風化,誰就你那燕爾新婚。」
《黃繡球.第二八回》:「女學堂也說是有傷風化,禁去幾處。」
近義詞
傷風敗俗【解釋】傷:妨礙、敗壞;風化:風俗教化。敗壞、損害社會的風俗和教化。指對社會風俗、教育有不好影響的言行。
【出處】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你道做了有傷風化,誰就你那燕爾新婚。”
【示例】王謂丘作《五倫全備傳奇》,~,失文宗體。(明·楊儀《明良記》第十四節)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多指男女關系方面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傷】:同“傷”。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癥。亦指急癥。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化】:[huà]1.變化;使變化:化膿。化名。化裝。頑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為零。化悲痛為力量。2.感化:教化。潛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凍。化鐵爐。太陽一出來,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燒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學:理化。化工。化肥。8.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綠化。美化。惡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緣。化齋。化了些米面來。[huā]同“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