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可圖的讀音 有利可圖的意思
【解釋】圖:謀取。有利益可謀求。【出處】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圖,可否即允照辦。”
- 有
- 利
- 可
- 圖
“有利可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ǒu lì kě tú]
- 漢字注音:
- ㄧㄡˇ ㄌㄧˋ ㄎㄜˇ ㄊㄨˊ
- 簡繁字形:
- 有利可圖
- 是否常用:
- 否
“有利可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有利益可以謀取。 辭典解釋
有利可圖 yǒu lì kě tú ㄧㄡˇ ㄌㄧˋ ㄎㄜˇ ㄊㄨˊ 有利益可以謀取。
《發財秘訣.第一回》:「忽見一家店鋪在那里燒料泡,心中暗忖,把這個販到香港,或者有利可圖,我何妨試他一試?」
英語 profitable
德語 vorteilhaft, nutzbringend , eintr?glich (Adj)?, gewinnbringend (Adj)?, lukrativ (Adj)?, rentabel (Adj)?, verm?genswirksam (Adj)?
法語 rentable, profitable
網絡解釋
【解釋】圖:謀取。有利益可謀求。
【出處】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圖,可否即允照辦。”
“有利可圖”的單字解釋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利】: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
【可】:[kě]1.許可:認可。2.能夠:牢不可破。3.值得:可愛。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折:他年紀不大,力氣可不小。5.副詞。1.表示強調: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可大啦!2.用在疑問句中加強疑問語氣:你可知道?。都說這辦法好,可誰敢擔保不出問題呢?6.適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詞。大約:年可二十。[kè]〔可汗〕簡稱汗。古代鮮卑、突厥(jué)、回紇(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汗(hán)。
【圖】:1.“圖”的繁體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
“有利可圖”的相關詞語
* 有利可圖的讀音是:yǒu lì kě tú,有利可圖的意思:【解釋】圖:謀取。有利益可謀求。【出處】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圖,可否即允照辦。”
基本解釋
有利益可以謀取。辭典解釋
有利可圖 yǒu lì kě tú ㄧㄡˇ ㄌㄧˋ ㄎㄜˇ ㄊㄨˊ有利益可以謀取。
《發財秘訣.第一回》:「忽見一家店鋪在那里燒料泡,心中暗忖,把這個販到香港,或者有利可圖,我何妨試他一試?」
英語 profitable
德語 vorteilhaft, nutzbringend , eintr?glich (Adj)?, gewinnbringend (Adj)?, lukrativ (Adj)?, rentabel (Adj)?, verm?genswirksam (Adj)?
法語 rentable, profitable
【解釋】圖:謀取。有利益可謀求。
【出處】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圖,可否即允照辦。”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利】: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
【可】:[kě]1.許可:認可。2.能夠:牢不可破。3.值得:可愛。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折:他年紀不大,力氣可不小。5.副詞。1.表示強調: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可大啦!2.用在疑問句中加強疑問語氣:你可知道?。都說這辦法好,可誰敢擔保不出問題呢?6.適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詞。大約:年可二十。[kè]〔可汗〕簡稱汗。古代鮮卑、突厥(jué)、回紇(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汗(hán)。
【圖】:1.“圖”的繁體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