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患子的讀音 木患子的意思
木患子 釋名 無患子。 氣味 子皮(即核外肉)微苦、平、有小毒。 子中仁:辛、平、無毒。 主治 子皮: 1、去風明目。用無患子皮、皂角、胡餅、草菖蒲,同捶碎,加漿水調作彈子大,取以泡湯洗頭,能去風明目。 2、洗面去斑。有無患子上搗爛,加白面和為在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及斑,甚效。 子中仁:牙齒腫痛。用肥珠子一兩,大黃、香附各一兩,青鹽半兩,泥土固封,火煅,研細。每日取以擦牙。 無患子:功能主治:清熱,祛痰,消積,殺蟲。用于喉痹腫痛、咳喘、食滯、白帶、疳積、瘡癬、腫毒。 《嶺南草藥志》治厚皮癬:無患子酌量,用好醋煎沸,趁熱搽洗患處。
- 木
- 患
- 子
“木患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ù huàn zǐ]
- 漢字注音:
- ㄇㄨˋ ㄏㄨㄢˋ ㄗ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木患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見"木槵子"。
網絡解釋
木患子
釋名 無患子。
氣味 子皮(即核外肉)微苦、平、有小毒。
子中仁:辛、平、無毒。
主治 子皮:
1、去風明目。用無患子皮、皂角、胡餅、草菖蒲,同捶碎,加漿水調作彈子大,取以泡湯洗頭,能去風明目。
2、洗面去斑。有無患子上搗爛,加白面和為在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及斑,甚效。
子中仁:牙齒腫痛。用肥珠子一兩,大黃、香附各一兩,青鹽半兩,泥土固封,火煅,研細。每日取以擦牙。
無患子:功能主治:清熱,祛痰,消積,殺蟲。用于喉痹腫痛、咳喘、食滯、白帶、疳積、瘡癬、腫毒。
《嶺南草藥志》治厚皮癬:無患子酌量,用好醋煎沸,趁熱搽洗患處。
“木患子”的單字解釋
【木】:1.樹木:伐木。果木。獨木不成林。2.木頭:棗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將就木。4.質樸:木訥。5.反應遲鈍:木然。木頭木腦。他反應有點木。6.麻木:兩腳凍木了。舌頭木了,什么味道也嘗不出來。7.姓。
【患】:1.禍害;災難:患難。水患。防患未然。2.憂慮:憂患。患得患失。3.害(病):患病。患者。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木患子”的相關詞語
* 木患子的讀音是:mù huàn zǐ,木患子的意思:木患子 釋名 無患子。 氣味 子皮(即核外肉)微苦、平、有小毒。 子中仁:辛、平、無毒。 主治 子皮: 1、去風明目。用無患子皮、皂角、胡餅、草菖蒲,同捶碎,加漿水調作彈子大,取以泡湯洗頭,能去風明目。 2、洗面去斑。有無患子上搗爛,加白面和為在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及斑,甚效。 子中仁:牙齒腫痛。用肥珠子一兩,大黃、香附各一兩,青鹽半兩,泥土固封,火煅,研細。每日取以擦牙。 無患子:功能主治:清熱,祛痰,消積,殺蟲。用于喉痹腫痛、咳喘、食滯、白帶、疳積、瘡癬、腫毒。 《嶺南草藥志》治厚皮癬:無患子酌量,用好醋煎沸,趁熱搽洗患處。
基本解釋
見"木槵子"。木患子
釋名 無患子。氣味 子皮(即核外肉)微苦、平、有小毒。
子中仁:辛、平、無毒。
主治 子皮:
1、去風明目。用無患子皮、皂角、胡餅、草菖蒲,同捶碎,加漿水調作彈子大,取以泡湯洗頭,能去風明目。
2、洗面去斑。有無患子上搗爛,加白面和為在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及斑,甚效。
子中仁:牙齒腫痛。用肥珠子一兩,大黃、香附各一兩,青鹽半兩,泥土固封,火煅,研細。每日取以擦牙。
無患子:功能主治:清熱,祛痰,消積,殺蟲。用于喉痹腫痛、咳喘、食滯、白帶、疳積、瘡癬、腫毒。
《嶺南草藥志》治厚皮癬:無患子酌量,用好醋煎沸,趁熱搽洗患處。
【木】:1.樹木:伐木。果木。獨木不成林。2.木頭:棗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將就木。4.質樸:木訥。5.反應遲鈍:木然。木頭木腦。他反應有點木。6.麻木:兩腳凍木了。舌頭木了,什么味道也嘗不出來。7.姓。
【患】:1.禍害;災難:患難。水患。防患未然。2.憂慮:憂患。患得患失。3.害(病):患病。患者。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