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梁的讀音 杠梁的意思
杠梁 基本信息 拼音:gàng liáng 注音: 釋義 橋梁。 唐 柳宗元 《興州江運記》:“傳館是飾,旅忘其歸;杠梁已成,人不履危。” 明 文徵明 《玉女潭山居記》:“其中臺榭、樓閣、祠宇、杠梁,凡三十有一。”
- 杠
- 梁
“杠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àng liáng]
- 漢字注音:
- ㄍㄤˋ ㄌㄧㄤˊ
- 簡繁字形:
- 槓樑
- 是否常用:
- 否
“杠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橋梁。 辭典解釋
杠梁 gāng liáng ㄍㄤ ㄌㄧㄤˊ 橋梁。
唐.柳宗元〈興州江運記〉:「杠梁以成,人不履危。」
網絡解釋
杠梁
基本信息
拼音:gàng liáng
注音:ㄍㄤˋ ㄌㄧㄤˊ
釋義
橋梁。 唐 柳宗元 《興州江運記》:“傳館是飾,旅忘其歸;杠梁已成,人不履危。” 明 文徵明 《玉女潭山居記》:“其中臺榭、樓閣、祠宇、杠梁,凡三十有一。”
“杠梁”的單字解釋
【杠】:[gàng]1.較粗的棍子:頂門杠。2.體操器械,有單杠、雙杠、高低杠等。3.機床上的棍狀零件:絲杠。4.出殯時抬送靈柩的工具:杠夫。5.粗的直線:他看過的書都打了不少紅杠。中尉軍銜的標志是一杠兩星。6.把不通的文字或錯字用直線劃去或標出:他一面看,一面用紅筆在稿子上杠了許多杠子。7.比喻一定的標準。[gāng]1.橋。2.旗桿。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杠梁”的相關詞語
* 杠梁的讀音是:gàng liáng,杠梁的意思:杠梁 基本信息 拼音:gàng liáng 注音: 釋義 橋梁。 唐 柳宗元 《興州江運記》:“傳館是飾,旅忘其歸;杠梁已成,人不履危。” 明 文徵明 《玉女潭山居記》:“其中臺榭、樓閣、祠宇、杠梁,凡三十有一。”
基本解釋
橋梁。辭典解釋
杠梁 gāng liáng ㄍㄤ ㄌㄧㄤˊ橋梁。
唐.柳宗元〈興州江運記〉:「杠梁以成,人不履危。」
杠梁
基本信息拼音:gàng liáng
注音:ㄍㄤˋ ㄌㄧㄤˊ
釋義
橋梁。 唐 柳宗元 《興州江運記》:“傳館是飾,旅忘其歸;杠梁已成,人不履危。” 明 文徵明 《玉女潭山居記》:“其中臺榭、樓閣、祠宇、杠梁,凡三十有一。”
【杠】:[gàng]1.較粗的棍子:頂門杠。2.體操器械,有單杠、雙杠、高低杠等。3.機床上的棍狀零件:絲杠。4.出殯時抬送靈柩的工具:杠夫。5.粗的直線:他看過的書都打了不少紅杠。中尉軍銜的標志是一杠兩星。6.把不通的文字或錯字用直線劃去或標出:他一面看,一面用紅筆在稿子上杠了許多杠子。7.比喻一定的標準。[gāng]1.橋。2.旗桿。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