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病夫的讀音 東亞病夫的意思
東亞病夫 “東亞病夫”(Sick man of East Asia),一詞最早名為“東方病夫”,出自上海《字林西報》(英國人主辦的英文報紙)于1896年10月17日登載的一篇文章,作者為英國人。 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中國申報了近三十個參賽項目,派出了69名的代表團。在所有的參賽項目中除撐桿跳高選手進入復賽外,其他人都在初賽中即遭淘汰,最終全軍覆沒。中國代表團回國途經新加坡時,當地報刊上發表了一幅外國漫畫諷刺中國人并題為“東亞病夫”。 此外,“東亞病夫”也是中國清末民初小說家曾樸的筆名之一。 1972年,李小龍主演原創電影《精武門》中國人不是病夫。引得數億中國人熱血沸騰。
- 東
- 亞
- 病
- 夫
“東亞病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ōng yà bìng fū]
- 漢字注音:
- ㄉㄨㄥ ㄧㄚˋ ㄅㄧㄥˋ ㄈㄨ
- 簡繁字形:
- 東亞病夫
- 是否常用:
- 否
“東亞病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舊時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貶稱。
網絡解釋
東亞病夫
“東亞病夫”(Sick man of East Asia),一詞最早名為“東方病夫”,出自上海《字林西報》(英國人主辦的英文報紙)于1896年10月17日登載的一篇文章,作者為英國人。
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中國申報了近三十個參賽項目,派出了69名的代表團。在所有的參賽項目中除撐桿跳高選手進入復賽外,其他人都在初賽中即遭淘汰,最終全軍覆沒。中國代表團回國途經新加坡時,當地報刊上發表了一幅外國漫畫諷刺中國人并題為“東亞病夫”。
此外,“東亞病夫”也是中國清末民初小說家曾樸的筆名之一。
1972年,李小龍主演原創電影《精武門》中國人不是病夫。引得數億中國人熱血沸騰。
“東亞病夫”的單字解釋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亞】:[yā]1.物體的分歧部分。明?張自烈《正字通?二部》:“亞,趙古則曰:‘物之岐者曰亞。’俗作丫、椏。”2.象聲詞。《漢書·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伊優亞,猶吚唔呀,小兒學語聲。3.助詞。猶阿,多用在親屬稱呼前,無義。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五出:“亞哥,亞哥,狗膽梳千萬買歸,頭鬚千萬買歸。”[yà]1.“亞”的繁體字。2.次於。《國語?吳語》:“乃退就幕而會,吳公先歃,晉侯亞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諸葛道明初過江左,自名道明,名亞王、庾之下。”3.輸、低、較差:“他的歌唱技巧不亞於你。”4.相同、相等。《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上》:“節慕原、嘗,名亞春、陵。”《南史?卷七十二?顏協傳》:“時吳郡顧協亦在蕃邸,與協同名,才學相亞,府中稱為二協。”5.掩。宋?蔡伸《如夢令?人靜重門深亞詞》:“人靜重門深亞,朱閣畫簾高掛。”《董西廂?卷一》:“幾間寮舍,半亞朱扉。”6.次一等的、第二的:“亞軍”、“亞熱帶”、“亞聖”。7.亞洲的簡稱:“歐亞大陸”、“亞太影展”。8.姊妹丈夫的互稱。同“婭”。《詩經?小雅?節南山》:“瑣瑣姻亞,則無膴仕。”毛亨?傳:“兩婿相謂曰亞。”
【病】:1.生理上或心理上發生的不正常的狀態:疾病。心臟病。他的病已經好了。2.生理上或心理上發生不正常狀態:他著了涼,病了三天。3.害處;私弊:弊病。4.缺點;錯誤:語病。通病。5.禍害;損害:禍國病民。6.責備;不滿:詬病。為世所病。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婦。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關,萬夫莫開。3.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漁夫。農夫。轎夫。4.舊時服勞役的人,特指被統治階級強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詞。那;這:獨不見夫螳螂乎?2.人稱代詞。他:使夫往而學焉。3.a)用在一句話的開始:夫戰,勇氣也。b)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嘆:人定勝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東亞病夫”的相關詞語
* 東亞病夫的讀音是:dōng yà bìng fū,東亞病夫的意思:東亞病夫 “東亞病夫”(Sick man of East Asia),一詞最早名為“東方病夫”,出自上海《字林西報》(英國人主辦的英文報紙)于1896年10月17日登載的一篇文章,作者為英國人。 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中國申報了近三十個參賽項目,派出了69名的代表團。在所有的參賽項目中除撐桿跳高選手進入復賽外,其他人都在初賽中即遭淘汰,最終全軍覆沒。中國代表團回國途經新加坡時,當地報刊上發表了一幅外國漫畫諷刺中國人并題為“東亞病夫”。 此外,“東亞病夫”也是中國清末民初小說家曾樸的筆名之一。 1972年,李小龍主演原創電影《精武門》中國人不是病夫。引得數億中國人熱血沸騰。
基本解釋
舊時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貶稱。東亞病夫
“東亞病夫”(Sick man of East Asia),一詞最早名為“東方病夫”,出自上海《字林西報》(英國人主辦的英文報紙)于1896年10月17日登載的一篇文章,作者為英國人。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中國申報了近三十個參賽項目,派出了69名的代表團。在所有的參賽項目中除撐桿跳高選手進入復賽外,其他人都在初賽中即遭淘汰,最終全軍覆沒。中國代表團回國途經新加坡時,當地報刊上發表了一幅外國漫畫諷刺中國人并題為“東亞病夫”。
此外,“東亞病夫”也是中國清末民初小說家曾樸的筆名之一。
1972年,李小龍主演原創電影《精武門》中國人不是病夫。引得數億中國人熱血沸騰。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亞】:[yā]1.物體的分歧部分。明?張自烈《正字通?二部》:“亞,趙古則曰:‘物之岐者曰亞。’俗作丫、椏。”2.象聲詞。《漢書·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伊優亞,猶吚唔呀,小兒學語聲。3.助詞。猶阿,多用在親屬稱呼前,無義。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五出:“亞哥,亞哥,狗膽梳千萬買歸,頭鬚千萬買歸。”[yà]1.“亞”的繁體字。2.次於。《國語?吳語》:“乃退就幕而會,吳公先歃,晉侯亞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諸葛道明初過江左,自名道明,名亞王、庾之下。”3.輸、低、較差:“他的歌唱技巧不亞於你。”4.相同、相等。《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上》:“節慕原、嘗,名亞春、陵。”《南史?卷七十二?顏協傳》:“時吳郡顧協亦在蕃邸,與協同名,才學相亞,府中稱為二協。”5.掩。宋?蔡伸《如夢令?人靜重門深亞詞》:“人靜重門深亞,朱閣畫簾高掛。”《董西廂?卷一》:“幾間寮舍,半亞朱扉。”6.次一等的、第二的:“亞軍”、“亞熱帶”、“亞聖”。7.亞洲的簡稱:“歐亞大陸”、“亞太影展”。8.姊妹丈夫的互稱。同“婭”。《詩經?小雅?節南山》:“瑣瑣姻亞,則無膴仕。”毛亨?傳:“兩婿相謂曰亞。”
【病】:1.生理上或心理上發生的不正常的狀態:疾病。心臟病。他的病已經好了。2.生理上或心理上發生不正常狀態:他著了涼,病了三天。3.害處;私弊:弊病。4.缺點;錯誤:語病。通病。5.禍害;損害:禍國病民。6.責備;不滿:詬病。為世所病。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婦。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關,萬夫莫開。3.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漁夫。農夫。轎夫。4.舊時服勞役的人,特指被統治階級強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詞。那;這:獨不見夫螳螂乎?2.人稱代詞。他:使夫往而學焉。3.a)用在一句話的開始:夫戰,勇氣也。b)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嘆:人定勝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