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女的讀音 東女的意思
東女 古代西羌的一支,唐時分布在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一帶。史載: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城,中有弱水(瀾滄江)南流,用牛皮船以渡;戶四萬余眾,勝兵萬余人,其民散居在山谷間。其俗重女輕男,以女子為首領,從事農牧業,住房為多層樓房,信鳥卜。唐貞觀四年(630年J,國王湯傍氏遣使入朝。唐天寶元年(742年,封其王趙曳夫為歸昌王,是后以男子為王。唐貞元九年(793年)受吐蕃侵逼,其王湯立悉率眾內附,封歸化州刺史,被安置在岷江兩岸。吐蕃稱東女為“康國”,有人認為弱水即若水(雅礱江),東女即附國。也有人認為若水即大渡河上游的金川河,東女即嘉艮。
- 東
- 女
“東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ōng nǚ]
- 漢字注音:
- ㄉㄨㄥ ㄋㄩˇ
- 簡繁字形:
- 東女
- 是否常用:
- 否
“東女”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我國少數民族古國名。在今四川﹑青海和西藏部分地區。
網絡解釋
東女
古代西羌的一支,唐時分布在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一帶。史載: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城,中有弱水(瀾滄江)南流,用牛皮船以渡;戶四萬余眾,勝兵萬余人,其民散居在山谷間。其俗重女輕男,以女子為首領,從事農牧業,住房為多層樓房,信鳥卜。唐貞觀四年(630年J,國王湯傍氏遣使入朝。唐天寶元年(742年,封其王趙曳夫為歸昌王,是后以男子為王。唐貞元九年(793年)受吐蕃侵逼,其王湯立悉率眾內附,封歸化州刺史,被安置在岷江兩岸。吐蕃稱東女為“康國”,有人認為弱水即若水(雅礱江),東女即附國。也有人認為若水即大渡河上游的金川河,東女即嘉艮。
“東女”的單字解釋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女】:[nǚ]1.女性,女子,女人,婦女:女士。女工。男女平等。2.女兒:一兒一女。3.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ǔ]文言代詞,你:女等。女將何往?
“東女”的相關詞語
* 東女的讀音是:dōng nǚ,東女的意思:東女 古代西羌的一支,唐時分布在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一帶。史載: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城,中有弱水(瀾滄江)南流,用牛皮船以渡;戶四萬余眾,勝兵萬余人,其民散居在山谷間。其俗重女輕男,以女子為首領,從事農牧業,住房為多層樓房,信鳥卜。唐貞觀四年(630年J,國王湯傍氏遣使入朝。唐天寶元年(742年,封其王趙曳夫為歸昌王,是后以男子為王。唐貞元九年(793年)受吐蕃侵逼,其王湯立悉率眾內附,封歸化州刺史,被安置在岷江兩岸。吐蕃稱東女為“康國”,有人認為弱水即若水(雅礱江),東女即附國。也有人認為若水即大渡河上游的金川河,東女即嘉艮。
基本解釋
1.我國少數民族古國名。在今四川﹑青海和西藏部分地區。東女
古代西羌的一支,唐時分布在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一帶。史載: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城,中有弱水(瀾滄江)南流,用牛皮船以渡;戶四萬余眾,勝兵萬余人,其民散居在山谷間。其俗重女輕男,以女子為首領,從事農牧業,住房為多層樓房,信鳥卜。唐貞觀四年(630年J,國王湯傍氏遣使入朝。唐天寶元年(742年,封其王趙曳夫為歸昌王,是后以男子為王。唐貞元九年(793年)受吐蕃侵逼,其王湯立悉率眾內附,封歸化州刺史,被安置在岷江兩岸。吐蕃稱東女為“康國”,有人認為弱水即若水(雅礱江),東女即附國。也有人認為若水即大渡河上游的金川河,東女即嘉艮。【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女】:[nǚ]1.女性,女子,女人,婦女:女士。女工。男女平等。2.女兒:一兒一女。3.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ǔ]文言代詞,你:女等。女將何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