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的讀音 東萊的意思
東萊 東萊是一處地名,山東龍口市的古稱。現也作為煙臺市的古稱,或作為地理名詞泛指煙臺地區。山東省龍口市(原黃縣)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總面積893平方公里,海岸曲線長68.4公里;轄13個鎮(區街)、632個村(居),常住人口68.83萬。 龍口市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隸屬于煙臺市。東臨煙臺,南近青島,北與大連、天津、秦皇島隔海相望,是環渤海經濟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 東
- 萊
“東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ōng lái]
- 漢字注音:
- ㄉㄨㄥ ㄌㄞˊ
- 簡繁字形:
- 東萊
- 是否常用:
- 否
“東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地名。 2.宋詩人呂本中,字居仁,著有《東萊先生詩集》;宋哲學家﹑文學家呂祖謙,字伯恭,著有《東萊集》。因用以為他們的別稱。
網絡解釋
東萊
東萊是一處地名,山東龍口市的古稱。現也作為煙臺市的古稱,或作為地理名詞泛指煙臺地區。山東省龍口市(原黃縣)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總面積893平方公里,海岸曲線長68.4公里;轄13個鎮(區街)、632個村(居),常住人口68.83萬。 龍口市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隸屬于煙臺市。東臨煙臺,南近青島,北與大連、天津、秦皇島隔海相望,是環渤海經濟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東萊”的單字解釋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萊】:同“萊”。
“東萊”的相關詞語
* 東萊的讀音是:dōng lái,東萊的意思:東萊 東萊是一處地名,山東龍口市的古稱。現也作為煙臺市的古稱,或作為地理名詞泛指煙臺地區。山東省龍口市(原黃縣)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總面積893平方公里,海岸曲線長68.4公里;轄13個鎮(區街)、632個村(居),常住人口68.83萬。 龍口市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隸屬于煙臺市。東臨煙臺,南近青島,北與大連、天津、秦皇島隔海相望,是環渤海經濟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基本解釋
1.古地名。 2.宋詩人呂本中,字居仁,著有《東萊先生詩集》;宋哲學家﹑文學家呂祖謙,字伯恭,著有《東萊集》。因用以為他們的別稱。東萊
東萊是一處地名,山東龍口市的古稱。現也作為煙臺市的古稱,或作為地理名詞泛指煙臺地區。山東省龍口市(原黃縣)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總面積893平方公里,海岸曲線長68.4公里;轄13個鎮(區街)、632個村(居),常住人口68.83萬。 龍口市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隸屬于煙臺市。東臨煙臺,南近青島,北與大連、天津、秦皇島隔海相望,是環渤海經濟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萊】:同“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