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蕩西除的讀音 東蕩西除的意思
【解釋】指四處征伐。【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東蕩西除,南征北討,非容易得此天下。”
- 東
- 蕩
- 西
- 除
“東蕩西除”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ōng dàng xī chú]
- 漢字注音:
- ㄉㄨㄥ ㄉㄤˋ ㄒㄧ ㄔㄨˊ
- 簡繁字形:
- 東蕩西除
- 是否常用:
- 否
“東蕩西除”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猶言東征西討。 辭典解釋
東蕩西除 dōng dàng xī chú ㄉㄨㄥ ㄉㄤˋ ㄒㄧ ㄔㄨˊ 出兵平定各地禍亂。
《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東蕩西除,南征北討,非容易得此天下。」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佐高皇南征北討,隨諸將東蕩西除。」
網絡解釋
【解釋】指四處征伐。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東蕩西除,南征北討,非容易得此天下。”
“東蕩西除”的單字解釋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蕩】:同“蕩”。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除】:1.去掉:根除。鏟除。為民除害。2.表示不計算在內:這篇文章除附表外只有三千字。除一人因病請假以外,全體代表都已報到。3.進行除法運算,如2除6得3。4.授;拜(官職)。5.姓。6.臺階:庭除。階除。
“東蕩西除”的相關詞語
* 東蕩西除的讀音是:dōng dàng xī chú,東蕩西除的意思:【解釋】指四處征伐。【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東蕩西除,南征北討,非容易得此天下。”
基本解釋
猶言東征西討。辭典解釋
東蕩西除 dōng dàng xī chú ㄉㄨㄥ ㄉㄤˋ ㄒㄧ ㄔㄨˊ出兵平定各地禍亂。
《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東蕩西除,南征北討,非容易得此天下。」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佐高皇南征北討,隨諸將東蕩西除。」
【解釋】指四處征伐。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東蕩西除,南征北討,非容易得此天下。”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蕩】:同“蕩”。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除】:1.去掉:根除。鏟除。為民除害。2.表示不計算在內:這篇文章除附表外只有三千字。除一人因病請假以外,全體代表都已報到。3.進行除法運算,如2除6得3。4.授;拜(官職)。5.姓。6.臺階:庭除。階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