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冠的讀音 梁冠的意思
梁冠 梁冠,古代中國服飾之一。有橫脊的禮冠。原為古代帝王大臣所用的冠帽。始于秦漢,后歷代沿用。明·沈榜《宛署雜記·經費上》:“巾帽局成造梁冠等件,合用麻布等料。”在朝文官所戴,來源于進賢冠。梁冠其形方,前低后高,后傾,有圍片,前開后合,冠形按《三才圖會》復制。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梁冠為歷代在朝文官所好戴。
- 梁
- 冠
“梁冠”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áng guān]
- 漢字注音:
- ㄌㄧㄤˊ ㄍㄨㄢ
- 簡繁字形:
- 樑冠
- 是否常用:
- 否
“梁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有橫脊的禮冠。
網絡解釋
梁冠
梁冠,古代中國服飾之一。有橫脊的禮冠。原為古代帝王大臣所用的冠帽。始于秦漢,后歷代沿用。明·沈榜《宛署雜記·經費上》:“巾帽局成造梁冠等件,合用麻布等料。”在朝文官所戴,來源于進賢冠。梁冠其形方,前低后高,后傾,有圍片,前開后合,冠形按《三才圖會》復制。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梁冠為歷代在朝文官所好戴。
“梁冠”的單字解釋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齊。怒發沖冠。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雞冠。樹冠。[guàn]1.把帽子戴在頭上(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歲)。2.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縣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軍。名冠全球。4.指冠軍:奪冠。三連冠(連續三次獲得冠軍)。5.姓。
“梁冠”的相關詞語
* 梁冠的讀音是:liáng guān,梁冠的意思:梁冠 梁冠,古代中國服飾之一。有橫脊的禮冠。原為古代帝王大臣所用的冠帽。始于秦漢,后歷代沿用。明·沈榜《宛署雜記·經費上》:“巾帽局成造梁冠等件,合用麻布等料。”在朝文官所戴,來源于進賢冠。梁冠其形方,前低后高,后傾,有圍片,前開后合,冠形按《三才圖會》復制。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梁冠為歷代在朝文官所好戴。
基本解釋
有橫脊的禮冠。梁冠
梁冠,古代中國服飾之一。有橫脊的禮冠。原為古代帝王大臣所用的冠帽。始于秦漢,后歷代沿用。明·沈榜《宛署雜記·經費上》:“巾帽局成造梁冠等件,合用麻布等料。”在朝文官所戴,來源于進賢冠。梁冠其形方,前低后高,后傾,有圍片,前開后合,冠形按《三才圖會》復制。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梁冠為歷代在朝文官所好戴。【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齊。怒發沖冠。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雞冠。樹冠。[guàn]1.把帽子戴在頭上(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歲)。2.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縣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軍。名冠全球。4.指冠軍:奪冠。三連冠(連續三次獲得冠軍)。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