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之的讀音 楊惠之的意思
辭典解釋楊惠之 yáng huì zhī 人名。(西元713~741)?唐代雕塑圣手。先學繪畫,后專攻雕塑。其壁塑之山川景物逼真,與吳道子的壁畫齊名。有《塑訣》一書,已佚。
- 楊
- 惠
- 之
“楊惠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ng huì zhī]
- 漢字注音:
- ㄧㄤˊ ㄏㄨㄟˋ ㄓ
- 簡繁字形:
- 楊惠之
- 是否常用:
- 否
“楊惠之”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楊惠之 yáng huì zhī ㄧㄤˊ ㄏㄨㄟˋ ㄓ 人名。(西元713~741)?唐代雕塑圣手。先學繪畫,后專攻雕塑。其壁塑之山川景物逼真,與吳道子的壁畫齊名。有《塑訣》一書,已佚。
網絡解釋
“楊惠之”的單字解釋
【楊】:1.楊柳科楊屬喬木的統稱。與柳相似,枝條上挺,種子有白絮。種類很多,有銀白楊﹑毛白楊等。《易·大過》:“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清陳夢雷《松樹為風雨所拔嘆》詩:“歲寒老樹尚如此,何況朽木與枯楊。”2.楊桃的省稱。3.戰國時代楊朱及其學派的簡稱。《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4.姓。如漢代有楊震。
【惠】:1.給予的或受到的好處;恩惠:小恩小惠。施惠于人。受惠無窮。2.給人好處:平等互惠。3.敬辭,用于對方對待自己的行動:惠臨。惠顧。惠存。4.又同“慧”。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楊惠之”的相關詞語
* 楊惠之的讀音是:yáng huì zhī,楊惠之的意思:辭典解釋楊惠之 yáng huì zhī 人名。(西元713~741)?唐代雕塑圣手。先學繪畫,后專攻雕塑。其壁塑之山川景物逼真,與吳道子的壁畫齊名。有《塑訣》一書,已佚。
辭典解釋
楊惠之 yáng huì zhī ㄧㄤˊ ㄏㄨㄟˋ ㄓ人名。(西元713~741)?唐代雕塑圣手。先學繪畫,后專攻雕塑。其壁塑之山川景物逼真,與吳道子的壁畫齊名。有《塑訣》一書,已佚。
【楊】:1.楊柳科楊屬喬木的統稱。與柳相似,枝條上挺,種子有白絮。種類很多,有銀白楊﹑毛白楊等。《易·大過》:“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清陳夢雷《松樹為風雨所拔嘆》詩:“歲寒老樹尚如此,何況朽木與枯楊。”2.楊桃的省稱。3.戰國時代楊朱及其學派的簡稱。《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4.姓。如漢代有楊震。
【惠】:1.給予的或受到的好處;恩惠:小恩小惠。施惠于人。受惠無窮。2.給人好處:平等互惠。3.敬辭,用于對方對待自己的行動:惠臨。惠顧。惠存。4.又同“慧”。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