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葉膏的讀音 楸葉膏的意思
楸葉膏 楸葉1秤(立秋日采,切),馬齒莧(新者,切)半秤。 《圣濟總錄》卷一三五。 熱毒氣腫。發背、癰腫、惡瘡。 上凈洗控干,沙盆內爛研,取自然汁,重絹濾過,慢火熬成膏,瓷器收之。 凡有熱腫,先以漿水洗腫處,次以甘草水洗,然后攤藥于薄紙或絹上,隨腫大小貼之,1日2次。
- 楸
- 葉
- 膏
“楸葉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iū yè gāo]
- 漢字注音:
- ㄑㄧㄡ ㄧㄝˋ ㄍㄠ
- 簡繁字形:
- 楸葉膏
- 是否常用:
- 否
“楸葉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藥膏名,以楸葉制成。
網絡解釋
楸葉膏
楸葉1秤(立秋日采,切),馬齒莧(新者,切)半秤。
《圣濟總錄》卷一三五。
熱毒氣腫。發背、癰腫、惡瘡。
上凈洗控干,沙盆內爛研,取自然汁,重絹濾過,慢火熬成膏,瓷器收之。
凡有熱腫,先以漿水洗腫處,次以甘草水洗,然后攤藥于薄紙或絹上,隨腫大小貼之,1日2次。
“楸葉膏”的單字解釋
【楸】:楸樹,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葉子三角狀卵形或長橢圓形,花冠白色,有紫色斑點。木材供建筑用。樹皮、葉、種子可入藥。
【葉】:[yè]1.葉子,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樹葉。復葉。2.某些像葉子的薄片:銅葉。扇葉。3.同“頁”。4.較長時期的某一段:20世紀中葉。[xié]和洽。常指聲音的調諧:葉聲。葉韻。
【膏】:[gāo]1.脂肪,油;肥肉:焚膏繼晷(guǐ)。2.糊狀的東西:牙膏。藥膏。3.中成藥劑型之一。在常溫時為固體、半固體或半流體的制品。可分為內服膏、外貼膏、外敷膏:益母草膏。狗皮膏。紫草膏。4.肥沃:膏壤。[gào]1.把油抹在車軸或機械的轉動部位上,使潤滑:膏車。2.把毛筆蘸墨后在硯臺上掭:膏筆。
“楸葉膏”的相關詞語
* 楸葉膏的讀音是:qiū yè gāo,楸葉膏的意思:楸葉膏 楸葉1秤(立秋日采,切),馬齒莧(新者,切)半秤。 《圣濟總錄》卷一三五。 熱毒氣腫。發背、癰腫、惡瘡。 上凈洗控干,沙盆內爛研,取自然汁,重絹濾過,慢火熬成膏,瓷器收之。 凡有熱腫,先以漿水洗腫處,次以甘草水洗,然后攤藥于薄紙或絹上,隨腫大小貼之,1日2次。
基本解釋
藥膏名,以楸葉制成。楸葉膏
楸葉1秤(立秋日采,切),馬齒莧(新者,切)半秤。《圣濟總錄》卷一三五。
熱毒氣腫。發背、癰腫、惡瘡。
上凈洗控干,沙盆內爛研,取自然汁,重絹濾過,慢火熬成膏,瓷器收之。
凡有熱腫,先以漿水洗腫處,次以甘草水洗,然后攤藥于薄紙或絹上,隨腫大小貼之,1日2次。
【楸】:楸樹,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葉子三角狀卵形或長橢圓形,花冠白色,有紫色斑點。木材供建筑用。樹皮、葉、種子可入藥。
【葉】:[yè]1.葉子,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樹葉。復葉。2.某些像葉子的薄片:銅葉。扇葉。3.同“頁”。4.較長時期的某一段:20世紀中葉。[xié]和洽。常指聲音的調諧:葉聲。葉韻。
【膏】:[gāo]1.脂肪,油;肥肉:焚膏繼晷(guǐ)。2.糊狀的東西:牙膏。藥膏。3.中成藥劑型之一。在常溫時為固體、半固體或半流體的制品。可分為內服膏、外貼膏、外敷膏:益母草膏。狗皮膏。紫草膏。4.肥沃:膏壤。[gào]1.把油抹在車軸或機械的轉動部位上,使潤滑:膏車。2.把毛筆蘸墨后在硯臺上掭: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