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歷的讀音 歲歷的意思
歲歷 詞語釋義 亦作“ 歲歷 ”。 即年歷。《書·堯典》“允厘百工,庶績咸熙” 孔 傳:“言定四時,成歲歷,以告時授事,則能信。” 宋 梅堯臣 《矮石榴樹子賦》:“非封植,忽此生榮,三傳歲歷,密葉如蓋。” 趙樸初 《金縷曲》詞:“歲歷翻新頁,喜回頭,一年經過,奇峰千迭。”
- 歲
- 歷
“歲歷”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uì lì]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歲歷
- 是否常用:
- 否
“歲歷”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見“歲歷 ”。
網絡解釋
歲歷
詞語釋義
亦作“ 歲歷 ”。 即年歷。《書·堯典》“允厘百工,庶績咸熙” 孔 傳:“言定四時,成歲歷,以告時授事,則能信。” 宋 梅堯臣 《矮石榴樹子賦》:“非封植,忽此生榮,三傳歲歷,密葉如蓋。” 趙樸初 《金縷曲》詞:“歲歷翻新頁,喜回頭,一年經過,奇峰千迭。”
“歲歷”的單字解釋
【歲】:1.年:“舊歲”、“歲歲平安”。《書經?堯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漢書?卷七十?陳湯傳》:“發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歲乃已。”2.時光:“歲月”。《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楚辭?宋玉?九辯》:“歲忽忽而遒盡兮,恐余壽之弗將。”3.年齡:“周歲”、“足歲”。《晉書?卷六十六?劉弘傳》:“侃與敏同郡,又同歲舉吏。”《北史?卷七十?柳遐傳》:“遐幼而爽邁,神彩嶷然,髫歲便有成人之量。”4.一年的穀物收成。《左傳?哀公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漢書?卷五十八?卜式傳》:“往年西河歲惡,率齊人入粟。”5.量詞:(1)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歲等於一年:“數歲之間”。(2)計算年齡的單位:“孔子活了七十三歲。”
【歷】:1.經過:“歷劫”、“歷險”、“歷盡滄桑”。2.踰越。《呂氏春秋?孟冬紀?安死》:“徑庭歷級,非禮也。”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雁宕山日記》:“一步一喘,數里,始歷高巔。”3.過去、已經過的:“歷代”、“歷屆”、“歷史”、“歷年”。《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至於先士茂製,諷高歷賞。”4.分明的、清晰的:“歷歷在目”、“往事歷歷”。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5.過去的經驗:“學歷”、“資歷”、“履歷”。6.遍、盡。《周禮?夏官?量人》:“凡宰祭與鬱人受斝,歷而皆飲之。”唐?李商隱《詠史詩》:“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歲歷”的相關詞語
* 歲歷的讀音是:suì lì,歲歷的意思:歲歷 詞語釋義 亦作“ 歲歷 ”。 即年歷。《書·堯典》“允厘百工,庶績咸熙” 孔 傳:“言定四時,成歲歷,以告時授事,則能信。” 宋 梅堯臣 《矮石榴樹子賦》:“非封植,忽此生榮,三傳歲歷,密葉如蓋。” 趙樸初 《金縷曲》詞:“歲歷翻新頁,喜回頭,一年經過,奇峰千迭。”
基本解釋
見“歲歷 ”。歲歷
詞語釋義亦作“ 歲歷 ”。 即年歷。《書·堯典》“允厘百工,庶績咸熙” 孔 傳:“言定四時,成歲歷,以告時授事,則能信。” 宋 梅堯臣 《矮石榴樹子賦》:“非封植,忽此生榮,三傳歲歷,密葉如蓋。” 趙樸初 《金縷曲》詞:“歲歷翻新頁,喜回頭,一年經過,奇峰千迭。”
【歲】:1.年:“舊歲”、“歲歲平安”。《書經?堯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漢書?卷七十?陳湯傳》:“發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歲乃已。”2.時光:“歲月”。《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楚辭?宋玉?九辯》:“歲忽忽而遒盡兮,恐余壽之弗將。”3.年齡:“周歲”、“足歲”。《晉書?卷六十六?劉弘傳》:“侃與敏同郡,又同歲舉吏。”《北史?卷七十?柳遐傳》:“遐幼而爽邁,神彩嶷然,髫歲便有成人之量。”4.一年的穀物收成。《左傳?哀公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漢書?卷五十八?卜式傳》:“往年西河歲惡,率齊人入粟。”5.量詞:(1)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歲等於一年:“數歲之間”。(2)計算年齡的單位:“孔子活了七十三歲。”
【歷】:1.經過:“歷劫”、“歷險”、“歷盡滄桑”。2.踰越。《呂氏春秋?孟冬紀?安死》:“徑庭歷級,非禮也。”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雁宕山日記》:“一步一喘,數里,始歷高巔。”3.過去、已經過的:“歷代”、“歷屆”、“歷史”、“歷年”。《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至於先士茂製,諷高歷賞。”4.分明的、清晰的:“歷歷在目”、“往事歷歷”。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5.過去的經驗:“學歷”、“資歷”、“履歷”。6.遍、盡。《周禮?夏官?量人》:“凡宰祭與鬱人受斝,歷而皆飲之。”唐?李商隱《詠史詩》:“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