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員鼓的讀音 毛員鼓的意思
毛員鼓 毛員鼓是一種雙面拍打的腰鼓,其演奏方法與和鼓大致相同,但鼓身比和鼓略短。唐樂中多見龜茲樂使用。
- 毛
- 員
- 鼓
“毛員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áo yuán gǔ]
- 漢字注音:
- ㄇㄠˊ ㄩㄢˊ ㄍㄨˇ
- 簡繁字形:
- 毛員鼓
- 是否常用:
- 否
“毛員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鼓名。為古代傳入中國的扶南﹑天竺樂器。
網絡解釋
毛員鼓
毛員鼓是一種雙面拍打的腰鼓,其演奏方法與和鼓大致相同,但鼓身比和鼓略短。唐樂中多見龜茲樂使用。
“毛員鼓”的單字解釋
【毛】:1.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鳥類的羽毛:羊毛。雞毛。枇杷樹葉子上有許多細毛。2.東西上長的霉:饅頭放久了就要長毛。3.粗糙;還沒有加工的:毛坯。毛鐵。4.不純凈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賊(小偷兒)。7.指貨幣貶值:錢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細致:毛手毛腳。毛頭毛腦。10.驚慌:心里有點兒毛。這下可把他嚇毛了。11.發怒;發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虧。12.一圓的十分之一;角。
【員】:[yuán]1.工作或學習的人:職員。學員。2.團體或組織中的成員:會員。黨員。3.周圍:幅員(領土面積)。4.量詞。用于武將:一員猛將。[yún]用于人名,如伍員(即伍子胥,春秋時人)。[yùn]姓。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毛員鼓”的相關詞語
* 毛員鼓的讀音是:máo yuán gǔ,毛員鼓的意思:毛員鼓 毛員鼓是一種雙面拍打的腰鼓,其演奏方法與和鼓大致相同,但鼓身比和鼓略短。唐樂中多見龜茲樂使用。
基本解釋
1.鼓名。為古代傳入中國的扶南﹑天竺樂器。毛員鼓
毛員鼓是一種雙面拍打的腰鼓,其演奏方法與和鼓大致相同,但鼓身比和鼓略短。唐樂中多見龜茲樂使用。【毛】:1.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鳥類的羽毛:羊毛。雞毛。枇杷樹葉子上有許多細毛。2.東西上長的霉:饅頭放久了就要長毛。3.粗糙;還沒有加工的:毛坯。毛鐵。4.不純凈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賊(小偷兒)。7.指貨幣貶值:錢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細致:毛手毛腳。毛頭毛腦。10.驚慌:心里有點兒毛。這下可把他嚇毛了。11.發怒;發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虧。12.一圓的十分之一;角。
【員】:[yuán]1.工作或學習的人:職員。學員。2.團體或組織中的成員:會員。黨員。3.周圍:幅員(領土面積)。4.量詞。用于武將:一員猛將。[yún]用于人名,如伍員(即伍子胥,春秋時人)。[yùn]姓。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