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栗子的讀音 毛栗子的意思
毛栗子 毛栗子,又稱板栗、毛栗、鳳栗、栗果等,是殼斗科栗屬的植物,原產于中國,分布于越南、臺灣以及中國大陸地區,生長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區,多見于山地,已由人工廣泛栽培。 泰山一帶都盛產毛栗子.個大、肉厚、味甜,是栗中上品。毛栗子營養豐富,有健脾補肝的功效。
- 毛
- 栗
- 子
“毛栗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áo lì zi]
- 漢字注音:
- ㄇㄠˊ ㄌㄧˋ ˙ㄗ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毛栗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茅栗。樹小﹐葉如板栗﹐春生夏花秋實冬枯﹐其實細如橡子﹐可炒食之。 辭典解釋
毛栗子 máo lì zi ㄇㄠˊ ㄌㄧˋ ˙ㄗ 板栗樹果實的別名。參見「板栗」條。
網絡解釋
毛栗子
毛栗子,又稱板栗、毛栗、鳳栗、栗果等,是殼斗科栗屬的植物,原產于中國,分布于越南、臺灣以及中國大陸地區,生長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區,多見于山地,已由人工廣泛栽培。
泰山一帶都盛產毛栗子.個大、肉厚、味甜,是栗中上品。毛栗子營養豐富,有健脾補肝的功效。
“毛栗子”的單字解釋
【毛】:1.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鳥類的羽毛:羊毛。雞毛。枇杷樹葉子上有許多細毛。2.東西上長的霉:饅頭放久了就要長毛。3.粗糙;還沒有加工的:毛坯。毛鐵。4.不純凈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賊(小偷兒)。7.指貨幣貶值:錢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細致:毛手毛腳。毛頭毛腦。10.驚慌:心里有點兒毛。這下可把他嚇毛了。11.發怒;發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虧。12.一圓的十分之一;角。
【栗】:1.栗子樹,落葉喬木,葉子長圓形,花黃白色。果實為堅果,包在多刺的殼斗內,成熟時殼斗裂開而散出。果實可以吃。種類很多,通常指板栗。2.這種植物的果實。3.(Lì)姓。4.發抖;哆嗦:戰栗。不寒而栗。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毛栗子”的相關詞語
* 毛栗子的讀音是:máo lì zi,毛栗子的意思:毛栗子 毛栗子,又稱板栗、毛栗、鳳栗、栗果等,是殼斗科栗屬的植物,原產于中國,分布于越南、臺灣以及中國大陸地區,生長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區,多見于山地,已由人工廣泛栽培。 泰山一帶都盛產毛栗子.個大、肉厚、味甜,是栗中上品。毛栗子營養豐富,有健脾補肝的功效。
基本解釋
1.茅栗。樹小﹐葉如板栗﹐春生夏花秋實冬枯﹐其實細如橡子﹐可炒食之。辭典解釋
毛栗子 máo lì zi ㄇㄠˊ ㄌㄧˋ ˙ㄗ板栗樹果實的別名。參見「板栗」條。
毛栗子
毛栗子,又稱板栗、毛栗、鳳栗、栗果等,是殼斗科栗屬的植物,原產于中國,分布于越南、臺灣以及中國大陸地區,生長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區,多見于山地,已由人工廣泛栽培。泰山一帶都盛產毛栗子.個大、肉厚、味甜,是栗中上品。毛栗子營養豐富,有健脾補肝的功效。
【毛】:1.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鳥類的羽毛:羊毛。雞毛。枇杷樹葉子上有許多細毛。2.東西上長的霉:饅頭放久了就要長毛。3.粗糙;還沒有加工的:毛坯。毛鐵。4.不純凈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賊(小偷兒)。7.指貨幣貶值:錢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細致:毛手毛腳。毛頭毛腦。10.驚慌:心里有點兒毛。這下可把他嚇毛了。11.發怒;發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虧。12.一圓的十分之一;角。
【栗】:1.栗子樹,落葉喬木,葉子長圓形,花黃白色。果實為堅果,包在多刺的殼斗內,成熟時殼斗裂開而散出。果實可以吃。種類很多,通常指板栗。2.這種植物的果實。3.(Lì)姓。4.發抖;哆嗦:戰栗。不寒而栗。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