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華的讀音 水木清華的意思
【解釋】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華:美麗有光彩。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出處】晉·謝混《游西池》詩:“景晨鳴禽集,水木湛清華。”【示例】近來又在南城外建造一座更大的花園,引三里河的水流進園中,真是~,入其園如置身江南勝地。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
- 水
- 木
- 清
- 華
“水木清華”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uǐ mù qīng huá]
- 漢字注音:
- ㄕㄨㄟˇ ㄇㄨˋ ㄑㄧㄥ ㄏㄨㄚˊ
- 簡繁字形:
- 水木清華
- 是否常用:
- 否
“水木清華”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語本晉謝混《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辭典解釋
水木清華 shuǐ mù qīng huá ㄕㄨㄟˇ ㄇㄨˋ ㄑㄧㄥ ㄏㄨㄚˊ 形容池沼園林清朗明麗。
語本《文選.謝混.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反義詞
烏煙瘴氣
網絡解釋
【解釋】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華:美麗有光彩。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
【出處】晉·謝混《游西池》詩:“景晨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示例】近來又在南城外建造一座更大的花園,引三里河的水流進園中,真是~,入其園如置身江南勝地。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
“水木清華”的單字解釋
【水】: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木】:1.樹木:伐木。果木。獨木不成林。2.木頭:棗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將就木。4.質樸:木訥。5.反應遲鈍:木然。木頭木腦。他反應有點木。6.麻木:兩腳凍木了。舌頭木了,什么味道也嘗不出來。7.姓。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華】:[huá]1.中國、華夏的簡稱。《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2.光彩、光澤。唐·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詩》:“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南唐·李煜《秋鶯詩》:“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3.時光:“年華”、“韶華”。唐·劉方平《秋夜泛舟詩》:“歲華空復晚,相思不堪愁。”4.文采、文飾:“樸實無華”。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然則聖文之雅麗,固銜華而佩實者也。”5.化妝用的粉。《文選·曹植·洛神賦》:“芳澤無加,鉛華弗御。”6.文章、事物精要的部分:“精華”。唐·韓愈《進學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7.中國的:“華語”、“華僑”。《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贊曰》:“不率華禮,莫有典書。”《北史?卷三十六?薛辯傳》:“於是風化大行,有同華俗。”8.美麗有光彩的:“華燈初上”。《三國?魏?鍾會?孔雀賦》:“五色點注,華羽參差。”《隋書?卷二十三?五行志下》:“於仙都苑穿池築山,樓殿間起,窮華極麗。”9.繁盛:“繁華”、“榮華”。《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傳》:“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10.虛空不實的。《晉書?卷七十五?范汪傳》:“飾華言以翳實,騁繁文以惑世。”11.(頭髮)花白。《墨子?脩身》:“華髮隳顛,而猶弗舍者,其唯聖人乎!”宋?陸游《適閩詩》:“功名塞外心空壯,詩酒樽前髮已華。”[huà]1.見“華山(華山)”條。2.姓。如漢代有華佗。[huā]植物的花朵。同“花”:“春華秋實”。《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水木清華”的相關詞語
* 水木清華的讀音是:shuǐ mù qīng huá,水木清華的意思:【解釋】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華:美麗有光彩。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出處】晉·謝混《游西池》詩:“景晨鳴禽集,水木湛清華。”【示例】近來又在南城外建造一座更大的花園,引三里河的水流進園中,真是~,入其園如置身江南勝地。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
基本解釋
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語本晉謝混《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辭典解釋
水木清華 shuǐ mù qīng huá ㄕㄨㄟˇ ㄇㄨˋ ㄑㄧㄥ ㄏㄨㄚˊ形容池沼園林清朗明麗。
語本《文選.謝混.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反義詞
烏煙瘴氣【解釋】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華:美麗有光彩。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
【出處】晉·謝混《游西池》詩:“景晨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示例】近來又在南城外建造一座更大的花園,引三里河的水流進園中,真是~,入其園如置身江南勝地。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
【水】: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木】:1.樹木:伐木。果木。獨木不成林。2.木頭:棗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將就木。4.質樸:木訥。5.反應遲鈍:木然。木頭木腦。他反應有點木。6.麻木:兩腳凍木了。舌頭木了,什么味道也嘗不出來。7.姓。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華】:[huá]1.中國、華夏的簡稱。《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2.光彩、光澤。唐·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詩》:“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南唐·李煜《秋鶯詩》:“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3.時光:“年華”、“韶華”。唐·劉方平《秋夜泛舟詩》:“歲華空復晚,相思不堪愁。”4.文采、文飾:“樸實無華”。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然則聖文之雅麗,固銜華而佩實者也。”5.化妝用的粉。《文選·曹植·洛神賦》:“芳澤無加,鉛華弗御。”6.文章、事物精要的部分:“精華”。唐·韓愈《進學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7.中國的:“華語”、“華僑”。《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贊曰》:“不率華禮,莫有典書。”《北史?卷三十六?薛辯傳》:“於是風化大行,有同華俗。”8.美麗有光彩的:“華燈初上”。《三國?魏?鍾會?孔雀賦》:“五色點注,華羽參差。”《隋書?卷二十三?五行志下》:“於仙都苑穿池築山,樓殿間起,窮華極麗。”9.繁盛:“繁華”、“榮華”。《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傳》:“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10.虛空不實的。《晉書?卷七十五?范汪傳》:“飾華言以翳實,騁繁文以惑世。”11.(頭髮)花白。《墨子?脩身》:“華髮隳顛,而猶弗舍者,其唯聖人乎!”宋?陸游《適閩詩》:“功名塞外心空壯,詩酒樽前髮已華。”[huà]1.見“華山(華山)”條。2.姓。如漢代有華佗。[huā]植物的花朵。同“花”:“春華秋實”。《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