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讀音 清明的意思
- 清
- 明
“清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īng míng]
- 漢字注音:
- ㄑㄧㄥ ㄇㄧㄥ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清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清明,清明節 Qīngmíng,Qīngmíngjié
[Ching Ming]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節日里人們掃墓和向死者供獻特別祭品
辭典解釋
清明 qīng míng ㄑㄧㄥ ㄇㄧㄥˊ 清澈明凈。
《荀子.解蔽》:「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須眉而察理矣。」
唐. 元稹〈西縣驛〉詩:「去時樓上清明夜,月照樓前撩亂花。」
近義詞
清朗反義詞
昏暗 2.腐敗天下太平,政治有法度。
《詩經.大雅.大明》:「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漢書.卷二 十二.禮樂志》:「即位三十年,四夷賓服,百姓家給,政教清明。」
反義詞
昏暗 2.腐敗精神清朗。
《淮南子.主術》:「夫人主之聽治也,清明而不暗,虛 心而弱志。」
如:「神志清明」。
近義詞
清朗聲音清澈響亮。
唐.羊士諤〈郡中即事詩〉三首之一:「鼓角清明如戰壘,梧桐搖落似貧居。」
近義詞
清朗二十四節氣之一。國歷四月五日或六日。
英語 Qingming or Pure Brightness, 5th of the 24 solar terms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er4 shi2 si4 jie2 qi5] 5th-19th April,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or Tomb Sweeping Day (in early April)?, clear and bright, sober and calm, (of a government or administration)? well ordered
法語 Pure Lumière (une des 24 quinzaines de l'année solaire - début mars)?
網絡解釋
清明 (漢語詞匯)
清明,節氣,清明節的簡稱,原為二十四節氣中“春雨驚春清谷天”中的第五個節氣,后來兼并了寒食的習俗:清明時節雨紛紛。見《荀子·解蔽》:“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
“清明”的單字解釋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清明”的反義詞
“清明”的近義詞
“清明”的相關成語
“清明”的相關詞語
“清明”造句
夜晚的明月似冰盤,清亮典雅;像明鏡,清明高貴;如寧潭,清澈純潔,美若天仙。
沿河兩岸連山皆深碧一色,山頭常戴了點白雪,河水則清明如玉。在這樣一條河水里旅行,望著水光山色,體會水手們在工作上與飲食上的勇敢處,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涼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發紅的火星在星空中為我們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近來每晚八點鐘以后,火星就從東南方的地平線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個星星都亮,不論你在哪里,都很容易找到它。
這是多么涼爽清明的秋夜!星星比任何時候都要亮,都要大……就像銀灰色的天幕下綴滿一顆顆奪目的寶石,撒下晶瑩柔和的光輝,大地上的一切都變得那么雅致,那么幽靜。
清明節前,湯河兩岸換上了春天的盛裝,正是桃紅柳綠、鶯飛燕舞的時光。陽光照著已經拔了節的麥苗,發出一種刺鼻的麥青香。青稞,已經在孕穗了。路旁渠道里的流水,清澈見底,嘩嘩地趕著它歸向大海的漫長路程。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唐李山甫。
人的心念意境,如能保持開朗清明,則所見,都是美而善的。
一首好詩,能讓人如面對明鏡,覺得內與外都變得清明潔凈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那天,老師帶我們去祭掃烈士陵園。
* 清明的讀音是:qīng míng,清明的意思:清明 (漢語詞匯)清明,節氣,清明節的簡稱,原為二十四節氣中“春雨驚春清谷天”中的第五個節氣,后來兼并了寒食的習俗:清明時節雨紛紛。見《荀子·解蔽》:“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
基本解釋
清明,清明節 Qīngmíng,Qīngmíngjié
[Ching Ming]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節日里人們掃墓和向死者供獻特別祭品
辭典解釋
清明 qīng míng ㄑㄧㄥ ㄇㄧㄥˊ清澈明凈。
《荀子.解蔽》:「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須眉而察理矣。」
唐. 元稹〈西縣驛〉詩:「去時樓上清明夜,月照樓前撩亂花。」
近義詞
清朗反義詞
昏暗 2.腐敗天下太平,政治有法度。
《詩經.大雅.大明》:「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漢書.卷二 十二.禮樂志》:「即位三十年,四夷賓服,百姓家給,政教清明。」
反義詞
昏暗 2.腐敗精神清朗。
《淮南子.主術》:「夫人主之聽治也,清明而不暗,虛 心而弱志。」
如:「神志清明」。
近義詞
清朗聲音清澈響亮。
唐.羊士諤〈郡中即事詩〉三首之一:「鼓角清明如戰壘,梧桐搖落似貧居。」
近義詞
清朗二十四節氣之一。國歷四月五日或六日。
英語 Qingming or Pure Brightness, 5th of the 24 solar terms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er4 shi2 si4 jie2 qi5] 5th-19th April,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or Tomb Sweeping Day (in early April)?, clear and bright, sober and calm, (of a government or administration)? well ordered
法語 Pure Lumière (une des 24 quinzaines de l'année solaire - début mars)?
清明 (漢語詞匯)
清明,節氣,清明節的簡稱,原為二十四節氣中“春雨驚春清谷天”中的第五個節氣,后來兼并了寒食的習俗:清明時節雨紛紛。見《荀子·解蔽》:“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
夜晚的明月似冰盤,清亮典雅;像明鏡,清明高貴;如寧潭,清澈純潔,美若天仙。
沿河兩岸連山皆深碧一色,山頭常戴了點白雪,河水則清明如玉。在這樣一條河水里旅行,望著水光山色,體會水手們在工作上與飲食上的勇敢處,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涼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發紅的火星在星空中為我們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近來每晚八點鐘以后,火星就從東南方的地平線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個星星都亮,不論你在哪里,都很容易找到它。
這是多么涼爽清明的秋夜!星星比任何時候都要亮,都要大……就像銀灰色的天幕下綴滿一顆顆奪目的寶石,撒下晶瑩柔和的光輝,大地上的一切都變得那么雅致,那么幽靜。
清明節前,湯河兩岸換上了春天的盛裝,正是桃紅柳綠、鶯飛燕舞的時光。陽光照著已經拔了節的麥苗,發出一種刺鼻的麥青香。青稞,已經在孕穗了。路旁渠道里的流水,清澈見底,嘩嘩地趕著它歸向大海的漫長路程。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唐李山甫。
人的心念意境,如能保持開朗清明,則所見,都是美而善的。
一首好詩,能讓人如面對明鏡,覺得內與外都變得清明潔凈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那天,老師帶我們去祭掃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