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腔曲子的讀音 水磨腔曲子的意思
辭典解釋水磨腔曲子 shuǐ mó qiāng qǔ zi 腔調很細膩的昆曲。 《石點頭.卷四.瞿鳳奴情愆死蓋》:「雖不會吟詩作賦,卻也有些小聰明,學唱兩套水磨腔曲子。」
- 水
- 磨
- 腔
- 曲
- 子
“水磨腔曲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uǐ mó qiāng qǔ zi]
- 漢字注音:
- ㄕㄨㄟˇ ㄇㄛˊ ㄑㄧㄤ ㄑㄩˇ ˙ㄗ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水磨腔曲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水磨腔曲子 shuǐ mó qiāng qǔ zi ㄕㄨㄟˇ ㄇㄛˊ ㄑㄧㄤ ㄑㄩˇ ˙ㄗ 腔調很細膩的昆曲。
《石點頭.卷四.瞿鳳奴情愆死蓋》:「雖不會吟詩作賦,卻也有些小聰明,學唱兩套水磨腔曲子。」
網絡解釋
“水磨腔曲子”的單字解釋
【水】: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磨】:[mó]1.摩擦:腳上磨了幾個大泡。我勸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體使光滑、鋒利或達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鐵杵磨成針。3.折磨:他被這場病磨得改了樣子了。4.糾纏;磨煩(mò·fan):這孩子可真磨人。5.消滅;磨滅:百世不磨。6.消耗時間;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糧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兩個圓石盤做成的:一盤磨。電磨。推磨。2.用磨把糧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麥子。3.掉轉;轉變:把汽車磨過來。我幾次三番勸他,他還是磨不過來。
【腔】:1.動物身體內部空的部分:口腔。鼻腔。胸腔。腹腔。滿腔熱血。2.(腔兒)話:開腔。答腔。3.樂曲的調子:高腔。花腔。昆腔。唱腔兒。唱走了腔兒。4.說話的腔調:京腔。山東腔。學生腔。5.用于宰殺過的羊(多見于早期白話):一腔羊。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水磨腔曲子”的相關詞語
* 水磨腔曲子的讀音是:shuǐ mó qiāng qǔ zi,水磨腔曲子的意思:辭典解釋水磨腔曲子 shuǐ mó qiāng qǔ zi 腔調很細膩的昆曲。 《石點頭.卷四.瞿鳳奴情愆死蓋》:「雖不會吟詩作賦,卻也有些小聰明,學唱兩套水磨腔曲子。」
辭典解釋
水磨腔曲子 shuǐ mó qiāng qǔ zi ㄕㄨㄟˇ ㄇㄛˊ ㄑㄧㄤ ㄑㄩˇ ˙ㄗ腔調很細膩的昆曲。
《石點頭.卷四.瞿鳳奴情愆死蓋》:「雖不會吟詩作賦,卻也有些小聰明,學唱兩套水磨腔曲子。」
【水】: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磨】:[mó]1.摩擦:腳上磨了幾個大泡。我勸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體使光滑、鋒利或達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鐵杵磨成針。3.折磨:他被這場病磨得改了樣子了。4.糾纏;磨煩(mò·fan):這孩子可真磨人。5.消滅;磨滅:百世不磨。6.消耗時間;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糧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兩個圓石盤做成的:一盤磨。電磨。推磨。2.用磨把糧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麥子。3.掉轉;轉變:把汽車磨過來。我幾次三番勸他,他還是磨不過來。
【腔】:1.動物身體內部空的部分:口腔。鼻腔。胸腔。腹腔。滿腔熱血。2.(腔兒)話:開腔。答腔。3.樂曲的調子:高腔。花腔。昆腔。唱腔兒。唱走了腔兒。4.說話的腔調:京腔。山東腔。學生腔。5.用于宰殺過的羊(多見于早期白話):一腔羊。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