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願以償的讀音 如願以償的意思
【解釋】償:實現、滿足。按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愿望實現。【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一回:“況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償之后,賊人心虛,怕人議論,豈有不盡力推在醫生身上之理?”【示例】他終于~,考上的北京大學。【近義詞】稱心如意、天從人愿【反義詞】難償所愿、事與愿違【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 如
- 願
- 以
- 償
“如願以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rú yuàn yǐ cháng]
- 漢字注音:
- ㄖㄨˊ ㄩㄢˋ ㄧˇ ㄔㄤˊ
- 簡繁字形:
- 如愿以償
- 是否常用:
- 否
“如願以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如愿以償 rúyuànyǐcháng
(1) [come out right]∶償:滿足。像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愿望實現
一切都會如愿以償
(2) [pay off]∶得到成功
幾年的耐心和堅持終于如愿以償
辭典解釋
如愿以償 rú yuàn yǐ cháng ㄖㄨˊ ㄩㄢˋ ㄧˇ ㄔㄤˊ 比喻志愿得以實現。
《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在撫臺面前替他說了許多好話,后來巴祥甫竟其如愿以償,補授臨清州缺。」
近義詞
得償所愿,心滿意足,稱心如意反義詞
大失所望,事與愿違英語 to have one's wish fulfilled
德語 ein Wunsch in erfüllung gehen (V)?
法語 voir son voeu exaucé
網絡解釋
【解釋】償:實現、滿足。按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愿望實現。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一回:“況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償之后,賊人心虛,怕人議論,豈有不盡力推在醫生身上之理?”
【示例】他終于~,考上的北京大學。
【近義詞】稱心如意、天從人愿
【反義詞】難償所愿、事與愿違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如願以償”的單字解釋
【如】:1.適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數。2.如同:愛廠如家。十年如一日。如臨大敵。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聞不如一見。與其那樣,不如這樣。4.用于比較,表示超過:光景一年強如一年。5.表示舉例:唐朝有很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廁。7.姓。8.如果:如不及早準備,恐臨時措手不及。9.古漢語形容詞后綴,表示狀態: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願】:同“愿”。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償】:同“償”。
“如願以償”的相關詞語
* 如願以償的讀音是:rú yuàn yǐ cháng,如願以償的意思:【解釋】償:實現、滿足。按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愿望實現。【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一回:“況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償之后,賊人心虛,怕人議論,豈有不盡力推在醫生身上之理?”【示例】他終于~,考上的北京大學。【近義詞】稱心如意、天從人愿【反義詞】難償所愿、事與愿違【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如愿以償 rúyuànyǐcháng
(1) [come out right]∶償:滿足。像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愿望實現
一切都會如愿以償
(2) [pay off]∶得到成功
幾年的耐心和堅持終于如愿以償
辭典解釋
如愿以償 rú yuàn yǐ cháng ㄖㄨˊ ㄩㄢˋ ㄧˇ ㄔㄤˊ比喻志愿得以實現。
《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在撫臺面前替他說了許多好話,后來巴祥甫竟其如愿以償,補授臨清州缺。」
近義詞
得償所愿,心滿意足,稱心如意反義詞
大失所望,事與愿違英語 to have one's wish fulfilled
德語 ein Wunsch in erfüllung gehen (V)?
法語 voir son voeu exaucé
【解釋】償:實現、滿足。按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愿望實現。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一回:“況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償之后,賊人心虛,怕人議論,豈有不盡力推在醫生身上之理?”
【示例】他終于~,考上的北京大學。
【近義詞】稱心如意、天從人愿
【反義詞】難償所愿、事與愿違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如】:1.適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數。2.如同:愛廠如家。十年如一日。如臨大敵。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聞不如一見。與其那樣,不如這樣。4.用于比較,表示超過:光景一年強如一年。5.表示舉例:唐朝有很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廁。7.姓。8.如果:如不及早準備,恐臨時措手不及。9.古漢語形容詞后綴,表示狀態: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願】:同“愿”。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償】:同“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