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汪元量的讀音 汪元量的意思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進士。南宋度宗時以曉音律、善鼓琴供奉內廷。元軍下臨安,隨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時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獄中,汪元量不顧個人安危,常去探望,兩人以詩唱和,互相激勵,結下了深厚情誼。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許可,出家為道士,離開大都還江南,暗中結交抗元志士,在浙、贛一帶鼓動反元,圖謀恢復宋室江山。與民族志士謝翱來往甚密。謝翱曾作《續操琴·哀江南》,歌頌其抗元活動。晚年退居杭州,為道士以終。 汪元量在詩歌的創作上有很深的造詣,其詩大多為記亡國之戚、去國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詩史”之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道:“其詩多慷慨悲歌,有故宮離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據以征信。”有《湖山類稿》五卷、《水云集》一卷傳世。
    • wāng
    • yuán
    • liàng

    “汪元量”的讀音

    拼音讀音
    [wāng yuán liàng]
    漢字注音:
    ㄨㄤ ㄩㄢˊ ㄌㄧㄤ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汪元量”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汪元量  wāng yuán liàng  ㄨㄤ ㄩㄢˊ ㄌㄧㄤˋ  

    人名。生卒年不詳,字大有,號水云子,宋末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以善琴供奉內庭,宋亡,跟從被俘的后妃前往燕京,時慰文天祥于囚所,天祥死,元量去為道士,放浪江湖以終。著有《水云詞》、《湖山類稿》等。

    網絡解釋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進士。南宋度宗時以曉音律、善鼓琴供奉內廷。元軍下臨安,隨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時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獄中,汪元量不顧個人安危,常去探望,兩人以詩唱和,互相激勵,結下了深厚情誼。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許可,出家為道士,離開大都還江南,暗中結交抗元志士,在浙、贛一帶鼓動反元,圖謀恢復宋室江山。與民族志士謝翱來往甚密。謝翱曾作《續操琴·哀江南》,歌頌其抗元活動。晚年退居杭州,為道士以終。
    汪元量在詩歌的創作上有很深的造詣,其詩大多為記亡國之戚、去國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詩史”之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道:“其詩多慷慨悲歌,有故宮離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據以征信。”有《湖山類稿》五卷、《水云集》一卷傳世。

    “汪元量”的單字解釋

    】:1.水深而廣:汪洋。2.(液體)聚集:路上汪了一些水。眼里汪著淚水。3.小而淺的積水坑:水牛在泥水汪里打滾。4.用于液體:一汪血。兩汪眼淚。5.姓。6.形容狗叫的聲音:狗汪汪叫。
    】: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liàng]1.測量東西體積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膽量。力量。3.數量:降雨量。產量。4.估計;衡量:量力而行。5.哲學范疇。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輕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確定東西的多少、長短或其他性質:量地。量血壓。2.估計;衡量:打量。思量。

    “汪元量”的相關詞語

    * 汪元量的讀音是:wāng yuán liàng,汪元量的意思: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進士。南宋度宗時以曉音律、善鼓琴供奉內廷。元軍下臨安,隨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時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獄中,汪元量不顧個人安危,常去探望,兩人以詩唱和,互相激勵,結下了深厚情誼。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許可,出家為道士,離開大都還江南,暗中結交抗元志士,在浙、贛一帶鼓動反元,圖謀恢復宋室江山。與民族志士謝翱來往甚密。謝翱曾作《續操琴·哀江南》,歌頌其抗元活動。晚年退居杭州,為道士以終。 汪元量在詩歌的創作上有很深的造詣,其詩大多為記亡國之戚、去國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詩史”之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道:“其詩多慷慨悲歌,有故宮離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據以征信。”有《湖山類稿》五卷、《水云集》一卷傳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