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的讀音 沈括的意思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御西夏,后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圣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 沈
- 括
“沈括”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ěn kuò]
- 漢字注音:
- ㄕㄣˇ ㄎㄨㄛ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沈括”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031-1095)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博學多聞,對天文、地理、典制、律歷、音樂、醫藥等均有研究。曾參與王安石變法。1075年出使遼國,力斥其奪地之謀。晚年隱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夢溪園,總結古代科技方面的發明創造,寫成《夢溪筆談》。辭典解釋
沈括 shěn guā ㄕㄣˇ ㄍㄨㄚ 人名。(西元1029~1093)?字存中,宋錢塘人(今浙江省杭縣)?。博學多才,兼通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算數等。嘗出使契丹。著有《夢溪筆談》、《長興集》等書。
英語 Shen Kuo (1031-1095)?, Chinese polymath, scientist and statesman of Song dynasty, author of Dream Pool Essays 夢溪筆談|夢溪筆談[Meng4 Xi1 Bi3 tan2]
德語 Shen Gua (Eig, Pers, 1033 - 1097)?, Shen Kuo (Eig, Pers, 1033 - 1097)?
法語 Shen Kuo
網絡解釋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御西夏,后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圣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沈括”的單字解釋
【沈】:[shěn]1.遼寧沈陽的簡稱。2.汁:墨沈未干。[chén]同“沉”。現在通常寫作沉。
【括】:[kuò]1.扎;束:括約肌。2.包括:總括。概括。3.對部分文字加上括號:把這幾個字用括號括起來。4.姓。[guā]見〖挺括〗。
“沈括”的相關詞語
“沈括”造句
因為勤學好問才有了沈括舉世無雙的《夢溪筆談》。
沈括要買房,扭扭捏捏的讓左伊陪他一起去看房。
結合一些證據,沈括甚至提出了古氣候學中氣候改變和地形對陸地形成過程有影響的地質理論。
畢升發明的膠泥活字,沈括不僅作了詳細的記錄,而且把它珍藏起來傳給后代.
也因此,左伊挨罵的機會少了,才得以在溫書假期間和沈括到處轉悠。
宋代著名的科學家沈括發現了一種漏壺的遲疾現象。
宋代沈括《夢溪筆談》里也有記載軟劍的蹤跡,“用力屈之如鉤,縱之鏗然有聲,復直如弦”。
沈括《夢溪筆談》:魚腸即蟠鋼劍也。
王安石王大人足智多謀,沈括沈大人學究天人,為何還是不能見功?無他,唯我朝兵馬不及西夏人彪悍罷了。
兩浙察訪使沈括沈大人上身朱衣,下身朱裳,襯以白花羅中單,束以大帶,再以革帶系緋羅蔽膝,方心曲領,掛以玉劍、玉佩、錦綬,著白綾襪黑色皮履。
* 沈括的讀音是:shěn kuò,沈括的意思: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御西夏,后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圣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基本解釋
(1031-1095)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博學多聞,對天文、地理、典制、律歷、音樂、醫藥等均有研究。曾參與王安石變法。1075年出使遼國,力斥其奪地之謀。晚年隱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夢溪園,總結古代科技方面的發明創造,寫成《夢溪筆談》。辭典解釋
沈括 shěn guā ㄕㄣˇ ㄍㄨㄚ人名。(西元1029~1093)?字存中,宋錢塘人(今浙江省杭縣)?。博學多才,兼通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算數等。嘗出使契丹。著有《夢溪筆談》、《長興集》等書。
英語 Shen Kuo (1031-1095)?, Chinese polymath, scientist and statesman of Song dynasty, author of Dream Pool Essays 夢溪筆談|夢溪筆談[Meng4 Xi1 Bi3 tan2]
德語 Shen Gua (Eig, Pers, 1033 - 1097)?, Shen Kuo (Eig, Pers, 1033 - 1097)?
法語 Shen Kuo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御西夏,后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圣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沈】:[shěn]1.遼寧沈陽的簡稱。2.汁:墨沈未干。[chén]同“沉”。現在通常寫作沉。
【括】:[kuò]1.扎;束:括約肌。2.包括:總括。概括。3.對部分文字加上括號:把這幾個字用括號括起來。4.姓。[guā]見〖挺括〗。
因為勤學好問才有了沈括舉世無雙的《夢溪筆談》。
沈括要買房,扭扭捏捏的讓左伊陪他一起去看房。
結合一些證據,沈括甚至提出了古氣候學中氣候改變和地形對陸地形成過程有影響的地質理論。
畢升發明的膠泥活字,沈括不僅作了詳細的記錄,而且把它珍藏起來傳給后代.
也因此,左伊挨罵的機會少了,才得以在溫書假期間和沈括到處轉悠。
宋代著名的科學家沈括發現了一種漏壺的遲疾現象。
宋代沈括《夢溪筆談》里也有記載軟劍的蹤跡,“用力屈之如鉤,縱之鏗然有聲,復直如弦”。
沈括《夢溪筆談》:魚腸即蟠鋼劍也。
王安石王大人足智多謀,沈括沈大人學究天人,為何還是不能見功?無他,唯我朝兵馬不及西夏人彪悍罷了。
兩浙察訪使沈括沈大人上身朱衣,下身朱裳,襯以白花羅中單,束以大帶,再以革帶系緋羅蔽膝,方心曲領,掛以玉劍、玉佩、錦綬,著白綾襪黑色皮履。